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巴彦淖尔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大佘太镇:乡村劲吹文明风
内蒙古新闻网  15-06-15 15:30 打印本页 来源: 巴彦淖尔日报  
 

  村容村貌整洁有序、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左邻右舍谦和礼让……时下,走进前旗大佘太镇农村,文明新风馨香扑面,这是该镇大力推进乡村文明建设带来的喜人变化。

绿树环绕的文化小广场

  

图文并茂的文化墙

 

巷长和村民协商制定村规民约

  建起文化广场村民“动”起来

  “刘大姐,吃完饭了没?咱们到广场上跳广场舞去哇!”“好哇,我收拾收拾就过去。”每天一到傍晚,大佘太镇红明村的村民们便纷纷来到村里的文化小广场上,跳舞、打球、散步,依据自己的喜好活动起来。

  “自从广场建好后,人们出来活动活动也有了个地方。现在,村里喝酒、打麻将的人少了,出来锻炼身体的人是越来越多了。我感觉我们这儿的条件一点儿也不比城里差。”村民尉月明高兴地说。

  文化小广场的建设是大佘太镇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的一项重要举措。自2014年以来,该镇积极谋划,不断整合项目资金,按照《大佘太镇村庄整治三年规划》,立足人口分布实际,重点打造了红明村和十九份子村两个新农村试点,并为这两个试点配套建设了文化广场。今年,该镇又为小苗二壕组和七份子组建设了文化小广场。到2016年,该镇所有行政中心村将会实现文化广场全覆盖。

  文化“种”上墙乡村美起来

  走进大佘太镇十九份子村,一道独具特色的百米文化墙让人眼前一亮。文化墙上不仅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还有党风廉政建设、安全生产、惠农政策等,更有农民们喜闻乐见的民俗民风、乡村风光等图画和谚语,这些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内容让普通的墙壁变成了会说话的文化墙。来往于这里的村民们,都会放慢脚步,驻足观看。

  “这个文化墙对我们帮助太大了。村里有文化的就看字,我们没文化的就看图,应该做甚,不应该做甚,一看就明白了。”村民刘板女说道。

  今年以来,大佘太镇在抓好村庄硬件建设的同时,把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弘扬正能量纳入“十个全覆盖”建设中,以村头街巷、道路两侧的墙壁作为宣传阵地,采用彩色塑喷绘制、人工手绘等手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科学文化知识等内容用图示、标语、漫画等形式绘制在墙上,使一面面墙壁变成了政策明白墙、科技指导墙、文化传承墙、美德教育墙和环境美化墙。据该镇组宣统委员高龙介绍,大佘太镇将借助“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推进,力争用2到3年时间,在全镇10个行政村的中心村打造文化墙,逐步让文明新风在每一个村组落地生根。

  村民当巷长村里卫生好起来

  “二后生,你们家门前有点儿垃圾,出来清理一下。”记者来到大佘太镇小苗二壕组时,70岁的村民吕营会正忙着检查自己所管理的巷道。他胳膊上的“巷长”红袖章格外引人注目。

  今年,为了改善村庄环境卫生,镇村领导在小苗二壕组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多方听取意见,为该组的每一条巷道配备了一名专职“巷长”,负责巷道卫生、苗木的管护。据该村党组书记贾小才介绍,小苗二壕组共有8条巷道,这里的每名巷长都是通过村民选举产生。巷长大部分是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在村里有一定的威望。巷长除了日常的管护外,还定期入户调查了解村民需要解决的问题,帮助村组干部解决邻里矛盾。

  “在巷长们的影响下,村民们逐步改变了以前各扫门前雪的习惯。村里的环境卫生变好了,村民的文化素质也有了明显提升。”贾小才说道。

  据大佘太镇村庄整治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该镇将把此做法逐步推广到其他村组。(记者苗雨文/图)

[责任编辑 魏佩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情景歌舞剧《乌兰...
扎拉森夫妇接羔记
会咬人的机器人
分享阅读 交换快乐
培育脱毒马铃薯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安代舞进校园 非遗文化有传承
足球宝贝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