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媒体文萃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会员卡陷阱不能不防
内蒙古新闻网  15-06-18 12:18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6月14日,呼和浩特市读者费小可给本报打来电话反映:“今年3月19日,我花400元在洁美霸洗车店办理了一张洗车美容卡。我才洗了两次车,洗车美容店就关门了。”(6月17日《北方新报》)

  办了会员卡,钱没用完,店就关门了,老板也跑路了,这样的新闻屡见不鲜,虽然律师说这种情况老板应该为消费者退款,但是老板联系不上这就是空谈,并没有实际用处,虽然消费者可以通过工商局的备案查到老板的信息,可以选择报案,走法律途径解决此事,但是数额较小,人数过少的话,是否能立案很成问题,大多数人只能自认倒霉。正因为很难追究,违规成本几乎为零,所以一些商家认准了这种圈钱方式,店面一开业,不管业绩如何,就大肆推销会员卡,等经营出现了问题,就一走了之,坑人没商量。这种行为表面上看是诚信问题,其实是一种变相的诈骗,如果一直没有办法整治,就会形成不良风气,影响商业秩序和社会和谐。

  以现有的条件看,对付这种恶劣行为应该以预防为主,一方面,消费者要多长个心眼,在不了解商家口碑和实力的情况下,尽量不办会员卡;另一方面,管理部门有必要在商家注册开业时先收一部分诚信保证金,这样可以有效预防商家出售大量会员卡后突然关门人间蒸发。从长远看,政府应通过立法进行监管,堵住会员卡发售的漏洞,加强对会员制单位的管理,规范发售会员卡的行为,以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不受侵害。

[责任编辑 张睿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情景歌舞剧《乌兰...
扎拉森夫妇接羔记
会咬人的机器人
分享阅读 交换快乐
培育脱毒马铃薯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村庄换新颜 大葱十里香
让爱在奉献中永恒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