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近期建设两条地铁线看看有没有经过你家
呼和浩特市城市轨道交通远景线网规划由5条线路构成,而近期(2015-2020年)规划确定建设的是1、2号线,建设总规模51.4公里,工程总投资为338.81亿元,技术经济指标为6.59亿元/正线公里。设车站42座(换乘站1座),停车场2处,车辆段1处,综合维修基地1处。其中:
1号线一期线路长度23.2公里。线路西起金海工业园区,沿新华西街、新华大街、东站前街和空港大道敷设,最终止于白塔站,在线路西端设有三间房综合基地,线路东端设有白塔停车场。投资156亿元。
2号线一期工程主要沿成吉思汗东街、成吉思汗大街、防风林南街、气象局西巷、锡林郭勒北路、锡林郭勒南路、乌海东街、南丰路、金桥南路沿线敷设。线路由东向西、由北向南串联了东部副中心、铁北片区、火车站、主中心、南部副中心。线路长度28.2公里。线路南端设西喇嘛营车辆段,东北端设新店东停车场。投资182.81亿元。
地铁来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地铁将让市民出行更顺畅
我市由于地处严寒地区,冬春季气候恶劣,居民出行的机动化依赖性很强,2013年冬季机动化出行占全方式出行总量的比例达到55%。全市机动车呈快速增长趋势,目前保有量已超过80万辆,交通基础设施难以适应发展需要,地面交通十分拥堵,冬季二环路内早高峰机动车平均时速仅为11公里,公交车平均时速仅为8.3公里。为此,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大能力的城市轨道交通十分必要。
呼和浩特市“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前期工作”,市委、市政府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高度重视,积极打造我市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构筑便民、环保、快捷的综合交通体系。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部署,我市从2012年开始先后启动了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及近期建设规划。据我市城市轨道交通社会风险性社会调查结果也显示,全市有80%以上的被调查市民表示,地铁全线开通后将减少开车次数,改乘地铁出行。
轨道优先让低收入群体受益
记者从市机场与铁路建设项目办公室了解到,城市轨道交通在规划路网时充分考虑到我市现状需求,规划中的五条线路周边已建成或在建各类廉租住房项目14处,棚户区改造项目18处,城中村改造项目16处,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项目17处,受益的低收入人群预计达到25万人。而未来,新规划的各类社会保障性住房,包括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等,也将围绕规划中的轨道交通线网展开,以保证中低收入群体在解决住房问题的同时也能解决交通出行问题。
呼和浩特地铁建设其他3条线路怎么走向?
呼和浩特市城市轨道交通远景线网规划由5条线路构成,其中1-2号线是骨干线,3-5号线为辅助线。轨道交通线网总规模154.9km。全网共设车站123座,其中换乘站14座。全网设置停车场5处,车辆段3处,综合维修基地2处。其中:
1号线为东西向骨干线,金川公交公司-东把栅,线路全长约33.1km;
2号线为连接东部副中心、主中心、南部副中心之间的“L”型骨干线,鸿盛工业园-茂盛营,线路全长约30.5km;
3号线为东北-西南向的辅助线,沙梁子村-东甲兰营,线路全长约35.6km;
4号线为南北向辅助线,下石头新营村-新营子南,线路全长约20.9km;
5号线为西-南向辅助线,舍必崖-刀刀板村,线路全长约34.8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