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巴斯优质白绒山羊成为稀缺资源。马建荃 摄
评论:坚守高端 才有出路
羊绒因其柔软、质轻、韧性好而优于其它纤维,国际上一度对山羊绒产品给予了非常高的身价,至今也具有较高的产品定位。
我区的羊绒产业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步以来,过去几十年间一直在走低端化、大众化的发展路线。在生产环节上,为了提高产量,牧民引进盖县绒山羊与本地绒山羊杂交,使单只山羊的产绒量提高了一倍以上,却使羊绒变短、变粗;在产品设计制造环节,羊绒企业在开发羊绒精纺服装面料、开发羊绒衬衣等非特质产品的同时,依靠导入混纺技术,大量生产大众化的围巾、羊绒衫、羊绒裤等羊绒纺织产品。伴随着羊绒生产企业的不断涌现,产品品牌及数量骤增,羊绒制品价格不断走低,进而导致产品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齐。而由于产品设计也迎合中低端市场需求,使得羊绒制品的高贵形象全然改观。
由于羊绒产品趋于低端化、大众化,羊绒产品的消费市场地位受到很大冲击,导致了一些较低地位的产品开始挤占羊绒产品市场。一段时期以来,大型羊绒企业竟然也通过绵羊毛物理拉伸技术生产出“类羊绒”产品,使其进入市场,导致“绵羊绒”产品与羊绒产品争夺市场。低位竞争推动羊绒产业进一步低端化,直至丧失了羊绒“软黄金”的纤维王者地位。
回顾曾经的羊绒产业技术路线,现在面临的产业抉择是:羊绒产业要不要再走回高端定位?
从羊绒的特性和绒山羊养殖发展情况分析,作为至今在国际市场上依然得到认可的高端产品,在国内市场已经基本全面摆脱温饱进入小康的百姓消费意识下,市场对高端产品的需求保持了稳健增长势头。从大量的海外采购、国民消费逐渐理性化、百姓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日益提升等社会现状看,恢复羊绒制品高端产品的市场定位应该是正确选择。我区的羊绒产业领军企业也在尝试推出高端的羊绒产品,一些国际品牌的高端羊绒制品在国内保持稳健的销量,也都预示着羊绒产业向高端化的恢复。
就我区羊绒产业而言,能不能恢复其高端地位,如何将高端产品做出高端的风范?这是产业和企业要面对的问题,当然,这也需要社会和社会管理部门的引导和规范。(于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