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在村民包宝春家,看到亟待修葺的房屋和院落,以及身患重病的妻子,心里很不是滋味,如何帮他脱贫,找到一条致富门路,是我当下要思索的首要问题……”这是记者在翻看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党委书记李红星的三级示范抓引领工作民情日记时看到的一段话。
在三级示范抓引领工作中,乌市市镇村三级联动,237支引领队、864名引领员沉到基层,解决关乎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将“引领”行动变成利民、惠民和富民的实际行动,变成基层发展的“催化剂”。
构建引领网络,确保联系服务群众“全覆盖”
“要是没有政府的帮扶,我家还不知道啥时候才能住上新房呢!”一说起盖新房的事儿,胡力斯台嘎查村民金石壮乐得合不拢嘴。原来,在第三引领队队长、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文忠努力下,为胡力斯台嘎查包括金石壮在内的5户村民协调解决危房翻建工程资金共计36万元。
在工作之初,乌市即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全市三级示范抓引领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市、镇(农业园区、街道)和嘎查村(社区)三级引领队237支,其中市级13支、镇级112支、嘎查村级112支,引领队成员共983名。三级示范引领队有序对接,构建起三级联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络体系,真正实现联系服务群众全覆盖。各级示范引领员针对引领地方存在的突出问题,逐个分析症结,建立问题台账,制定方案和措施,帮助协调和解决问题。截至6月底,各级引领员深入联系点调研指导4018次,梳理意见建议1013条,解决实际问题568个。
整合各方资源,助力重点工作全面推进
乌市将示范抓引领工作与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十个全覆盖”、“驻村蹲点、扶贫攻坚”、党员干部“进社区、入网格、结亲戚”、“村容村貌整治”、“五个一”帮联等工作有效衔接,统筹推进。
在“十个全覆盖”工程及村容村貌整治工作中,市级领导结合三级示范抓引领工作,召开3次调度会,对工程进行统筹安排,目前16个盟、市级嘎查示范村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整合各类资金3亿元,已完成投资1.2亿元,开工率达100%。今年乌市拟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20个,每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均由市级领导引领包扶,目前已完成房屋征收4023户,占计划改造房屋总户数的27.18%。在“五个一”帮联工作中,一季度落实项目9个,项目资金总额3508.22万元,市级联系领导入村走访52次,召开协调会议19次,驻村第一书记驻村时间达166天,其他帮扶物资折合资金7万余元。
健全工作制度,保障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
“通过这样常态化的‘走下去’,我对乌市农村的情况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清楚地了解到基层的状况和面临的发展难题,在帮助他们解决具体问题的同时也锤炼了自己,感觉工作热情更高了、干劲更足了!”市级引领员、监察局副局长侯建功深有感触地说。
前不久,乌市下发了《在全市三级示范抓引领工作中推行“主题服务法”的通知》,要求各级引领员结合本职工作,在引领工作中确定一个服务主题,分解细化工作任务,通过经常性的调研走访、研讨学习、协调服务、宣讲化解和回访评议,密切联系群众,了解民意、体察民情、集中民智。
同时,为进一步规范引领工作,先后制定《乌市三级示范抓引领工作引领队安排表》《市级示范引领工作队工作要点》《乌市三级示范抓引领工作制度》,以及《引领服务联系卡》《引领服务工作证》《引领工作台账》《民情日记》《入户走访调研表》,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人抓。 (驻站记者姜丽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