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美丽神奇的景色吸引着八方游客。今年上半年,我市旅游产业持续发力,呈现出旅游消费和项目投资两旺的良好态势,不但旅游消费总额实现跨度增长,旅游投资项目也相继增加。在新的消费热点不多、经济增长难度大的情况下,我市旅游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拉动富民增收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显现。回眸上半年旅游工作,全市累计接待游客647万人次,旅游收入96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0.5%和12.6%。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完成情况分别占到全年计划指标的53.9%和50.5%。
为了建设好“中国北方重要的最佳文化旅游目的地、体现草原文化的旅游重点区和独具北疆特色的文化旅游集中区”,我市在全面推进旅游产业持续稳步发展的同时,逐步实施《赤峰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使全市旅游业的开发建设规范有序进行。全市新签订旅游项目25.36亿元。辽宁凌海集团投资7.36亿元建设德日苏宝冷旅游度假区,已签订投资意向协议;北京宝恒投资有限公司投资4亿元重新打造灯笼河草原生态文化休闲度假区项目,已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广东客家商会意向投资5亿元建设左旗祖陵祖州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投资9亿元建设左旗辽上京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已进入双方协商合作协议阶段。
今年,全市重点旅游项目中有新建项目18个,续建项目18个,总投资266.2亿元。其中,总投资3.5亿元的市旅游综合服务管理中心采取PPP模式,完成合作方案评审;克什克腾旅游区进行了石林服务区搬迁,黄岗梁自驾营地和观光功能区建设,白音敖包景区博物馆、游客接待大厅等基础设施和达里湖南岸改造;玉龙沙湖景区龙谷沙漠温泉假日酒店投入运营,新铺设了3条景区与假日酒店和集装箱宾馆的链接道路,沙滩足球和沙滩排球场地投入使用,硬化了房车营地,并同步建设了生态采摘园等。
在做好旅游景区硬件建设的同时,我市积极做好相关软实力的提升工作。上半年,经过严格筛选审核,确定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12家景区参与旅游质量等级评定,并组织克什克腾旅游区创建自治区品牌旅游景区,召庙、玉龙沙湖、美林谷、道须沟、道谷南山生态旅游商务区等11个景区创建市级品牌旅游景区,以此提升我市旅游景区的核心吸引力、影响力、竞争力。通过聘请“旅游服务质量社会监督员”,建立健全旅游服务质量监督机制,提升旅游行业服务质量,树立赤峰旅游良好形象。结合当前文明旅游工作,市旅游局还与市文明办共同制定《文明旅游行动实施方案》,建立了文明旅游联席会议机制,通过开展系列专项活动和文明旅游监督工作,有力推进了全市文明旅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