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中国的国有企业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包括效率低下、腐败频发等。但是,现代经济学的研究表明,企业的产出效率和所有制相关性并不大,而是与激励机制有关。在现代股份制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中,所有权和经营权也通常是分离的,所有者绝大部分不参与企业的经营。世界上,大型上市企业大部分都是靠职业经理人来经营。这些经理人凭借自身能力和多年建立的商业信誉而获得企业的高薪聘请。如果经营业绩很差,把一家企业搞砸了,他们就有可能失业,消失于江湖。
中国部分国有企业经营效率低下,不是“国有”本身造成的,而是激励机制和经营机制出了问题。中国的国企改革要严格按照市场规则,减少行政干预,让市场来选择国企领导人,从世界上遴选最优秀的有良好信誉的经营者。现在的国有企业都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因此,企业必须增加透明度,财务、人事等信息可以通过现代的信息手段让全民监督。在董事会和监事会中引入普通员工代表,并且要求员工代表定期轮换。此外,要增加经营者的市场流动性,建立良好的经理人职业档案和合同激励机制。
没有一种制度是完美的,经济学通常只追求次优解。在讨论国有企业私有化问题的时候,我们不能只是批判现有企业的问题,更要参照和比较国有企业私有化后发生的问题。这些大型国有企业私有化后,不仅其垄断性不会消失,而且一定还会造成同样多的问题。所以私有化不是解决国有企业问题的良药。如果这些企业属于国有,国家和人民还可以监督;但私有化后,不仅贪污腐败在法理上不成立了,而且还会产生背信和欺诈等行为。因为当企业不再是国有,企业的公共性质就丧失了,人民和社会对其的监督能力必然下降。
总之,大型国有企业是中国政权、社会和经济稳定的基础。如果这些国有企业被私有化,按照苏联私有化的教训,中国经济必然会被少数经济寡头控制,人民利益受损,国家安全受到威胁,社会经济稳定必然会受到严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