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随着我区“十个全覆盖”工程的不断推进,一幅幅环境优美、乡风淳朴、生活安逸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今年是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攻坚之年,也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为贯彻落实好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全区万名干部下乡驻村“推进四个全面、加强重点工作落实”的重大决策,9月14日,全区新闻战线深入开展“走千村万户讲精彩故事”助力十个全覆盖媒体记者基层行活动启动。
本报即日起开设《走千村万户讲精彩故事》专栏,用真实鲜活的事例、有血有肉的人物,及时报道全区各地“万名干部下乡驻村”的进展成效,充分展示“十个全覆盖”工程等重点工作给农村牧区带来的喜人变化,生动讲述农牧业更强、农村牧区更美、农牧民更富和党员干部作风更扎实、党群干群关系更密切的精彩故事。
下乡驻村干部晒黑了
——来自锡林郭勒盟“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一线的报告
一脸黝黑的肤色,一顶灰乌乌的旧鸭舌帽,一身灰黑的便装,一双溅满泥点儿的胶鞋——迎面走来的这位,怎么看都是个牧民。
“老乡,打听一下,到这个嘎查来驻点的干部在哪儿?”记者叫住他。他笑了:“我算一个吧。”
一问才知道,他就是东乌珠穆沁旗副旗长巴图孟克,到额吉淖尔镇洪格尔嘎查来,是为几户牧民解决机井补贴的事儿。
9月17日起,驻锡林郭勒盟采访组记者兵分几路,寻访在牧区一线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的驻点干部,时常发生这种“看走眼”的情形,时常被他们扑向泥土、甘为草根的精神感动着,被他们帮扶带动牧民、改变牧区面貌的生动故事感染着。
真辛苦!
一天行程396公里
步行5.8公里
茫茫的草原,实实的脚印。记者走访了解到,自治区万名干部下乡驻村工作中,派驻锡林郭勒盟的调研督导组将成员分成12个小组,每组3个人,已经活跃在牧区一线。在他们的带动下,抢先一步下基层的当地驻点干部也铆足了劲儿。
【所见】
9月18日20时,走近东乌珠穆沁旗府所在的乌里雅斯太镇,天已经黑了。从早晨开始跟随自治区下乡驻村督导组的3名干部,在额吉淖尔镇走嘎查、进牧户、访牧民,一天下来感觉精疲力竭。记者的手机计步软件显示:行程396公里,步行5.8公里。
“你手机坏了吧?”这一小组的组长王盛军一脸疲态地开着玩笑。他是自治区残联机关党委调研员,已经带着组员走了3个苏木镇的20多个嘎查。当天,他们先后到4个嘎查,进了6个牧户。
上午10时许,在哈拉图嘎查,住进新居的女主人阿荣塔娜高兴地将一行人迎进屋里。主宾对坐,王盛军问道:“知道‘十个全覆盖’有哪些内容吗?”阿荣塔娜笑答:“知道知道,这么好的事儿哪能不知道!”
“房子的格局设计和你以前的生活习惯符不符合?”“施工的时候有没有征求你的意见……”王盛军一边问,一边在他们自制的表格上记录。这张表格把调研督导的工作内容细化为“55问”。
多走、多问、多记……初到基层,干部们马不停蹄。9月17日,在锡林浩特市巴彦宝拉格苏木巴彦宝拉格嘎查,李铁铮和牧民浩毕斯哈拉图聊起来。
李铁铮是内蒙古医科大学后勤处副处长,自治区召开万名干部下乡驻村动员大会后的第二天,他就来了到锡林浩特。浩毕斯哈拉图一家属于因病致贫户,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前,4口人住着危旧房,今年搬进了45平方米的新房,还新建了80平方米的暖棚。得知浩毕斯哈拉图最想解决的是电的问题,李铁铮做了记录,说:“我们会把你反映的事儿反馈到具体执行部门,争取尽快解决。”
巴彦宝拉格嘎查是他们走访的第20个嘎查。不到10天,李铁铮已经走了近100个牧户。“其实牧区最需要解决的就是水电路和通讯,我们组里上交意见的时候,这是重点。”李铁铮说。
【所闻】
“现在还在摸底调查的阶段,我们要在年前把锡林浩特的所有牧户都走一遍,并且给他们建档立卡,要把‘十个全覆盖’这一惠及千万家的好事真正办好。”
“自从搞上‘十个全覆盖’,干部来家里的次数越来越多,自治区的、盟里的、旗里的、镇上的,这么多好干部来帮我,不把日子过好就说不过去了!”
——东乌旗额吉淖尔镇赛乌素嘎查牧民宝音
【所思】
“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推进实施和下乡驻点大行动,既是发现优秀干部的好渠道,更是培养优秀干部的大平台。
真信任!
嘎查两委换届选举
牧民竟然选了她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干部走进基层一线,贴近牧民群众,带去建设项目和发展智慧,拉近了干群关系,赢得了牧民信任。自治区派驻基层干部的督导行动,让当地干部自加压力、更鼓干劲。
【所见】
9月18日一大早,李博峰就赶到了锡林浩特市贝力克牧场。原来脏乱差的场景,已经被整齐划一的新房和干干净净的街道取代了。
李博峰是锡林浩特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又是当地干部下乡驻村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副组长。除了“十个全覆盖”工程进展,他还牵挂着在这里挂职的3名蒙汉兼通的年轻干部——恩和那顺、额尔敦巴图和额日登尼。向驻地群众和场部领导了解完他们的工作状态,李博峰又来到宝力根苏木希日塔拉嘎查,碰见了宝力根苏木党委书记乌日图那顺,一见面他就叮嘱通常电的事:“赶快再和供电局对接一下,马上就要冬天了,必须抓紧盯好这件事。”
“下派干部不能是充数的,一定要发挥出实际作用。”路上,李博峰给记者看了他们的“十个全覆盖”工程百日攻坚行动任务分解表,分层级、分类别列出了详细的任务清单上,涉及牧户的家庭情况、意愿和诉求,以及对接的承包单位、责任人一目了然,“一周一个调度单,项目化管理、动态化更新,谁也不情愿拖后腿!”
别看颜芳年龄不大,却当着两个书记——她既是锡林浩特市巴彦宝拉格苏木党委副书记,又是巴彦宝拉格嘎查党支部副书记。
1987年出生的颜芳,2010年大学毕业后就来到巴彦宝拉格嘎查,担任大学生村官。后来,她经过考试到苏木工作。今年3月份,颜芳作为下乡驻点干部“回”到了嘎查。嘎查两委换届选举的时候,大伙儿又把颜芳推选为嘎查党支部副书记。
“今年饲草料贵、羊肉价格下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牧民的收入,再加上巴彦宝拉格嘎查基础设施薄弱、生产资料短缺。我们计划通过积极地联系协调上级部门和帮扶单位,整合各类资源和项目资金,组织嘎查村和牧民,一起渡过难关。”颜芳说。
在东乌旗满都胡宝拉格镇蒙古族小学,采访小组遇到了该旗委组织部部长杜杰带队的检查组,他们是来察看校舍安全建设情况的。
【所闻】
“在施工一线,头顶大太阳干活,非常累,但是看到贝力克牧场一天天变好了,非常有成就感。”
——锡林浩特市基层驻点干部额尔敦巴图
“现在自治区也派干部往下走了,这样做非常有意义,只有走得更近,才能了解得更真切,只有实实在在办实事,牧民群众才会信任你。”
——巴彦宝拉格苏木党委副书记、巴彦宝拉格嘎查党支部副书记颜芳
【所思】
干群关系密切了,工作开展起来就如虎添翼。走进基层一线,走到农牧民身边,感同身受地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建立牢固的信任,真正融入基层、带动发展,这样的下乡驻村才有意义。
真幸福!
被“十个全覆盖”改变的人生
光棍汉娶了媳妇生了娃
“有了‘十个全覆盖’工程项目,我们帮牧民的时候‘靠山’更硬,底气更足了!”9月17日,东乌珠穆沁旗道特淖尔镇党委书记哈斯额日敦说。随访中,各个采访小分队发现了不少干部帮扶牧民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改变人生轨迹的故事。
【所见】
9月18日下午,东乌旗额吉淖尔镇洪格尔嘎查的贫困户巴特尔朝鲁家来客人了——东乌珠穆沁旗副旗长巴图孟克、额吉淖尔镇党委书记布日古德。
“听说你们家的电视机闪坏了,是不是新上的大容量太阳能电池电压不稳?”布日古德问。“应该不是,这个电挺好的,估计是别的原因。”巴特尔朝鲁说。
走进巴特尔朝鲁的新房子,里里外外收拾得干净整齐,卧室的床头挂着他和媳妇的新婚合照,两个人一脸的幸福。这一切,和去年那个连落脚的地儿都没有的光棍汉的屋子,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由于家里穷,32岁的巴特尔朝鲁一直找不上对象。去年,“十个全覆盖”工程开始实施,但他凑不齐需要自筹的3万多元钱,是镇里联系当地农业银行开展的牧民金融理财项目,给他贷了一笔低息款,这才建了新房、盖了棚圈、打了机井,装了风光互补电机,很快媳妇就上门了。
如今,巴特尔朝鲁的儿子已经5个月大了。当上父亲的他开始精打细算,今年羊价低,他借机将90只羊发展到180只,准备好好打一个翻身仗。
在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努力中,牧区嘎查干部也不甘落后。9月17日,记者来到东乌旗道特淖尔镇道特淖尔嘎查,嘎查长孟和开着自己的车,到哈达巴拉家去,他的任务是给这家不懂汉语的主人和盖棚圈的工人当翻译。
下车后,孟和先问他使用机井时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手把手教了一遍,提示了安全事项。随后,又来到盖棚圈的施工场地,把哈达巴拉的要求翻译给工人们。“一辈子没盖过房子,现在有房子了,打了机井,又给盖棚圈,高兴着呢!”哈达巴拉说。
【所闻】
“原来家里用风力发电供电,经常断电。现在有了常电后,电视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有了户户通,频道也比以前多了很多,感谢党和政府的‘十个全覆盖’好政策。”
——东乌旗道特淖尔镇道特淖尔嘎查牧民春林
“‘十个全覆盖’工程给牧民办了很多好事,家里现在进了常电,生活质量提高了很多。”
——东乌旗道特淖尔镇乃日穆德勒嘎查牧民嘎勒巴达尔胡
【所思】
“十个全覆盖”工程既是民生工程,又是民心工程,下乡驻村工作必须以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为第一要务,同时要着眼未来,提升公共基础设施,创造产业发展转型条件,带动乡俗民风改变,“风物长宜放眼量!”(驻锡林郭勒盟采访工作组记者 吴海龙 庞俊峰 黄永锐 巴依斯古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