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秋来风景异,阡陌纵横显神奇。以民为本修街巷,城乡同奏幸福曲。“十个全覆盖”之街巷硬化工程实施以来,海拉尔区的农村彻底改变了模样,一条条平坦的道路在广阔草原上延伸,打开了农民的致富大门,鼓起了他们奔向幸福生活的风帆。哈克镇团结村农民张宝利每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扫帚把自家门前的那段马路打扫干净。他说:“这路看着就觉得提气,以前那种‘一脚牛屎、一脚牛尿’的日子真是过够了。没啥说的,感谢党,感谢政府。”
硬化的是街巷,通达的是民心。在“十个全覆盖”之街巷硬化工程中,海拉尔区克服资金筹措难、有效工期短、组织难度大、地质条件复杂等困难,从农民现实需要和长远发展考量,坚持修民心路、民生路、和谐路。一条条通村公路如经似纬,新农村的画图在广袤的原野间铺展开来。
规划先行
以底数清情况明问题准为基础
“要想富,先修路”海区农民对这条遍布祖国城乡的标语有着特别的体会。没有路,收牛奶的车不愿意来,只能自己雇车送到厂子里去卖;没有路,水灵灵的菜驮到市场不是颠烂了,就是晒蔫了;没有路,想办个农家乐怕没客,守着好生态愁出路……
面对农民的诉求,海区把打通农村“最后一公里”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对待,乘着“十个全覆盖”工程的东风,把街巷硬化工程与新农村建设、与村容村貌和环境改善、与房前屋后和沿线绿化美化、与乡村今后发展结合起来,让“神经末梢”发挥出了“主干神经”的作用。
海区本着规划先行的原则对17个行政村进行全面详细的摸底调查,逐村建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问题准,为工程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深入调研和广泛讨论的基础上,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该区精心组织编制了街巷硬化工程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特别是在项目勘察测设上,综合考虑施工便利、村镇规划等因素,既因地制宜地选择线型,又实事求是地确定建设标准,避免先建设后改造重复浪费现象的发生。同时,根据各行政村的不同需求,该区进行项目布局,将车流量小的路线,路面宽度建设为3.5米,将车流量大的路线,路面宽度建设为5米和6米,并从海拉尔区各行政村属城中村的特点出发,路面结构标准全部采用20厘米厚的水泥混凝土。
为确保责任落实到位,负责组织施工的该区交通运输局专门成立组织机构,安排农村公路办公室专门负责具体实施工作,编制规划方案,分解落实责任,并在制度的规范约束下实现了“四明确”,即主管单位明确、实施机构明确、实施办法明确、工作责任明确。
质量为天
以修得起养得住跑得快为标准
2014年1月,自治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方案出台,计划在三年时间内实现8868个嘎查(村)街巷硬化全覆盖。而海区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就完成了任务,那么工程的质量是否能经得起历史和农民的检验呢?
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多次派员到施工现场视察,对海拉尔区在全呼伦贝尔市工程最早完成前期审批、工程最先开工建设、工程建设标准最高和工程推进最快给予肯定,为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决定,2015年为海拉尔区增加15公里作为奖励。
这充分证明海区的街巷硬化工程是过得硬、叫得响的。数据统计显示,海区街巷硬化工程计划总里程为53.7公里,实际完成88.5公里,完成计划任务的164%。在施工进程中,海区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把质量安全摆在突出位置。按照自治区《关于全面加强嘎查村(场)街巷硬化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近年来农村公路建设的经验,海拉尔区建立健全了“施工自检、部门巡检、社会监督”的质量保证体系。同时,针对街巷硬化工程项目里程短、数目多、分布广的特点,海区成立专门的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质量监督小组,把巡查工作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来做,设立监督举报电话,畅通举报渠道,切实把好准入关、技术关、质量关和资金关等关键环节。在此基础上,围绕施工工艺、混凝土配比、路面厚度和路面宽度等,海区进一步强化对项目重点部位、重点工序施工过程的管理,实行全过程、全天候监督,对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通报和限期整改。
海区保证工程质量的另一个“法宝”是坚持“三个到位”、“三个一线”。“三个到位”是管理技术人员到位、施工设备到位、质量监督到位;“三个一线”则是抽调的专业技术骨干人员服务在一线、指导在一线,把关在一线。
民生为本
以农民满意促进发展城乡和谐为目标
王鹏是海拉尔区交通运输局农村公路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全程参与了街巷硬化工程的实施,对其中的酸甜苦辣深有体会。通村公路每公里造价为68万元,其中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的补助分别是22.5万元和11.25万元,剩余部分由海拉尔区自筹。“十个全覆盖”之街巷硬化工程总投资近6000万元,海拉尔区未向农民摊派一分钱。让王鹏他们最感动的是,修路期间农民从家里端出一壶热茶和工程结束后那一声声情真意切的“谢谢”。
在王鹏看来,海拉尔区街巷硬化工程之所以修得如此顺畅快捷,在于把工作做到了农民心里。海拉尔区要求工程相关人员要把修路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和“三严三实”结合起来,用科学态度、严谨作风、满腔热忱把工作做扎实,做细致,做到位。因为路与农民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海拉尔区对农民的参与权、建议权、监督权给予了充分的保障。在工程实施之前,海拉尔区通过公示板和发放《“十个全覆盖”之嘎查村街巷硬化工程群众监督手册》等方式,充分了解农民意愿以及意见,并在规划和施工中予以修改完善。同时,海拉尔区交通运输局多次组织召开现场办公会和工程调度会,邀请乡镇负责人参与其中,为项目建设初期的协调准备工作打下基础。通过沟通,工程沿线的乡镇、村组都能从大局出发,积极支持,大力配合,为施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修一条路,富一方民,道之所在,情之所系。海拉尔区正是因为把农民的切身利益放在了第一位,才使得阡陌经纬编织了农村的如画美景,为“十个全覆盖”工程做出了精彩诠释。
公路修到村子,让农民的日子更有盼头。(记者徐俊峰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