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包头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行进中国·走基层】温室大棚里收割忙
 

  原标题:温室大棚里收割忙

  雨雪降,菜价涨。一大早,齐占飞就钻进自家的温室大棚,忙着收割茼蒿。“3个大棚,一年能收入六七万。”蹲在地垄上,老齐算起了收成。

  和老齐一样,包头市东河区沙尔沁镇的村民,大多以种菜为生。沙尔沁镇北依大青山,南临黄河畔。100多年前,走西口的山西人相中了这片肥沃的土地,开始种植蔬菜,自此便成为沙尔沁的一大特色。如今,全镇3万居民中,1.2万人从事蔬菜种植,蔬菜产值约占全镇GDP的1/8。23个行政村中,14个村以种植蔬菜为主。东河区市民的菜篮子里,3/4的蔬菜产自沙尔沁。

  蔬菜产业越做越大,“成长的烦恼”也随之而来。每年夏季,鄂尔格逊村菜农丁玉龙最怕连雨天,“大棚后墙是夯土,浇多了会坍塌。”种植区田间路都是土路,一下雨便泥泞不堪,运不出去的蔬菜,只能烂在地里。种菜耗水量大,但灌溉渠大多淤堵、渗漏严重,亟待整修。

  “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为沙尔沁镇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据东河区委农工部部长杨建军介绍,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该区围绕包头市菜篮子基地建设,支持和推动华鹿、南星等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带动周边地区改造破旧温室、大棚583亩,硬化蔬菜集中种植区田间路4公里,集中改造鄂尔格逊、大巴拉盖2个蔬菜交易市场,培育和发展了15家农牧业龙头企业、19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极大地改善了农产品交易环境,扩大了流通规模。

  “过去,机井的水流到地头要花40分钟,现在只需要8分钟。”谈起“十个全覆盖”工程给村里带来的变化,鄂尔格逊村村支书张建军娓娓道来:新建起的蔬菜交易市场,让村民们再也不用为卖菜发愁了。尝到甜头的丁玉龙,觉得自家大棚种少了,打算来年再多种两亩。

  眼下正是冬闲,但在鄂尔格逊村,前来村委会办事的人络绎不绝,活动室里人声鼎沸,蔬菜大棚里也到处都是村民们忙碌的身影。“这两年,许多进城的村民又回到村里,搞起了蔬菜种植。”沙尔沁镇副镇长张存福告诉记者。城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吃、住、行,样样都得花钱。反观农村:一亩温室大棚能收入3万元,妻子去当地企业干上4个月,轻松拿回1万元。镇里新建了公立幼儿园,往返有校车接送。养老、医疗、低保等社会保障也实现了全覆盖。村民们的生活环境好了,腰包鼓了,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沙尔沁辣椒、海岱蒜、鄂尔格逊韭菜、莎木佳葡萄、沟门大葱……如今,沙尔沁镇的“一村一品”特色种植业已经培育出一大批知名品牌,年蔬菜生产能力达30多万吨,农民年均收入在1.6万元以上。但沙尔沁人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他们还要搞订单农业、开展蔬菜深加工、开辟新市场。沙尔沁的好日子可要长着哩。(记者刘江肖振英实习生胡晶昕郭晓冉)

[责任编辑 魏莉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丰收
打通“断头路”
娶亲马队浩浩荡荡
初冬享暖阳
外教传技到达茂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蒙古族服装展演
3小时盖好2层楼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