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十个全覆盖”让银营子村发生美丽蜕变
内蒙古新闻网  15-12-14 15:09 打印本页 来源: 赤峰日报  
 

  “和以前比,那是天上地下的区别,变化大的没法说。”喀旗王爷府镇银营子村计生主任项玉荣高兴地对笔者说。

  原来的银营子村基础条件差,卫生也一般,没有像样儿的富民产业,村民也没心思搞什么文化活动,没事了经常聚到一起唠闲嗑,赌博、酗酒的事时有发生。2014年该村推行“十个全覆盖”,改造了危房、土墙,大部分土路也得到了硬化,还建了文化活动广场、卫生室和便民连锁超市,设置了垃圾点,也有了卫生清洁员,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基础设施建设上来了,卫生环境整治也成了工作的重心。张文忠是村里的老支书,对银营子村的环境整治深有感触:“以前也不是没抓过卫生环境整治,可大家都认识不上去,觉得这卫生没啥搞头,农村嘛,就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和城里没法儿比。现在不一样了,咱们这里和城里比也不差啥,也该把那些不好的生活习惯改一改。”

  今年,镇村两级开始大张旗鼓地开展卫生环境综合整治,银营子村借鉴与之相邻的黑山沟村的成功经验,制定了村规民约,还把街道分成段,责任到户。村民张海华告诉笔者,“以前我们都是出门就倒垃圾,现在不行了,大家互相监督,不光垃圾不能乱倒,连柴草也不能乱堆。”

  现在,银营子村人人参与环境整治工作,发现责任区脏一点就赶紧扫一扫,有了不文明现象大家都站出来批评,民风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入冬一场大雪过后,几名村民一吆喝,大人、孩子都走出家门清扫路上的积雪,场面十分红火,这是银营子村几十年都没有出现过的情景了。

  不仅如此,该村还积极评选卫生文明、孝老爱亲、带头致富、好媳妇、好婆婆等各类模范,营造出了学典型、做模范的氛围。同时,村里还组织了秧歌队、广场舞队、健身操队,一到晚上,鼓点一起,全村六七十人聚到文化活动广场,不仅放松了身心,乡邻间也和睦了。

  环境好了,村子和谐了,没有了酗酒、赌博等现象,大家一心奔着好日子过,产业发展也渐入佳境,养牛业、养羊业、露地蔬菜产业都做得红红火火。全村的支柱产业蔬菜大棚面积达到500多亩,产业大户孟祥熙今年一年4亩棚就收入近20万元,创造了该村的最高产值。

  “十个全覆盖”工程给银营子村带来了巨变,也给村民带来了无穷的发展动力,他们信心满满,正借力党的好政策,全力奔向幸福生活新高地。(通讯员 王丽红)

[责任编辑 李珍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丰收
打通“断头路”
娶亲马队浩浩荡荡
初冬享暖阳
外教传技到达茂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蒙古族服装展演
3小时盖好2层楼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