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的攻坚之年,巴林右旗巴彦琥硕镇上下抢抓机遇,凝神聚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深入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引领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搞好民生事业改善等方面,向广大群众交出了一份满意的“幸福账单”。
借助“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的东风,彻底改善居住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指数。2015年以来,全镇共完成8个村的“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任务,街巷硬化84000平方米,修建通村油路4.5公里,危房改造和维修加固287户,拆除土房124处,土墙改砖墙16700延长米,栽植绿化树1200余株,安装路灯50盏,建设文化墙2000平方米,改扩建卫生室10个、便民超市13个、活动室11个。各嘎查村共清理生产生活垃圾8600立方米,并建立了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制定了村规民约,落实农牧户“门前三包”。茶余饭后,群众讨论最多的是“十个全覆盖”带来的变化:“以前的村里村外遍地垃圾,尤其是雨雪天,出门太不方便了,回到家满脚都是泥巴,想干净都难。再看看现在这环境,水泥路通了,街巷干净了,路灯亮起来了,真像城镇的样子了。”从老百姓的话语中,记者深切感受到当今村民的幸福生活。
为了巩固“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成果,推动提档升级,该镇围绕特色种植和肉羊育肥两大产业,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在特色种植方面,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共种植订单甜菜1.5万亩、甜玉米1万亩、种子1000亩,订单农业种植面积占总种植面积的50%以上,每亩纯收入均在1200元以上,仅此一项实现纯收入2600余万元,户均增收近2万元。在肉羊育肥方面,探索向农区畜牧业发展转型,加大肉羊改良和牲畜出栏工作力度,实施杜蒙、杜寒、蒙寒杂交试验,完成优质肉羊杂交冷配550例,引导农牧民走少养精养圈养的路子。截至11月末,全镇共出栏牲畜6.82万头(只),出栏率达到50%以上。在此基础上,该镇以主导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实行“企业+合作社+农牧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带动当地农牧户完成土地流转6000余亩,探索统种、统收、统一田间管理的新路子,解决了一家一户种地难的社会问题。巴彦琥硕村富强农牧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初,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共入社620亩,种植订单甜菜420亩、甜玉米200亩,合作社纯收入达62万元。目前,全镇农牧民合作组织达到58个,有132人通过合作组织从事生产经营、市场营销活动。巴彦琥硕村的李桂芳、孙连庆等经纪人今年外运活羊15万余只,有效解决了当地群众卖羊难问题。
镇村两级党群组织结合“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相继举办了“美丽庭院”创建、“最美家庭”评选、“最美家庭”人物事迹宣讲、守护儿童成长等群体性、公益性文化活动,并成立了“百人秧歌队”和“百人广场舞”队伍。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农牧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思想道德修养有了明显提高,正能量逐渐聚集,形成了一心一意谋发展、千方百计促增收的良好社会氛围。(记者 冯启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