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小区健身器材带病上岗
原标题:市民点将白记者:维护保养不能少!
巴彦淖尔市民:我家住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我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最近几年我发现不少住宅小区里的健身器材由于人为破坏和缺乏维护,加之没能得到有效管理,有的缺胳膊少腿,有的锈迹斑斑,来利用它们锻炼身体的人越来越少。当初花了不少钱安上,现在闲置着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还占了小区不小空间,怪可惜的。我想让《北方新报》记者白忠义帮助呼吁:相关部门应该充分考虑到后期的管护问题,这样才能将好事办好,让群众受益。
新报记者白忠义: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在全市范围内倡导全民健身运动,许多新建小区周边建起了健身场馆,多数小区内安装了健身器材。针对读者的反映,记者对部分小区进行了走访。
在临河区紫薇园,记者接连几天发现设在小区西南方向的健身场所很少有人涉足,就连一早一晚也看不到几个来这里锻炼身体的人。紫薇园住户马先生对记者说:“不是现在天冷了出来锻炼的人少,就是好天也极少有人来,同样是锻炼健身,相比之下,出去跑步和快走的人比这里多多了。
市民赵先生居住在临河新区,他所在的小区就有一个健身器材区。该区域不仅有成人锻炼的器材,还专门对地面进行了软化铺装,安装了滑梯、秋千等,供小朋友们玩耍。健身器材刚安装好时,周边居民都叫好,来这里锻炼的人也非常多。随着长时间的使用,缺乏日常的维护和保养,现在的器材大部分已经出了毛病,有的布满锈迹,还有的已经不能使用,铺装的软化地板大部分不见了,来这里锻炼的人也越来越少了。记者走访中发现,好多小区的健身器材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上述问题。
为此,市民纷纷建议:健身器材作为公共设施的一部分,公众理应爱护与保护,做好健身器材的管护要多管齐下。宣传教育是首要的,提高居民的公德意识,减少人为损坏。其次,要加强监管。此外,市政维护相关部门或小区物业应安排专项维护基金,一经发现损坏及时修护,别让健身器材成为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