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呼伦贝尔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如何在奶业逆境中实现自我救赎?——关于提高呼伦贝尔奶农收入的思考
内蒙古新闻网  15-12-21 10:11 打印本页 来源: 呼伦贝尔日报  
 

图为额尔古纳雀巢公司生产线

  探索路径三:合作化经营卖出每公斤4.3元高价奶

  鄂温克旗巴彦塔拉达斡尔民族乡塔拉生态合作牧场的牧民凭借科学化管理、规模化生产卖出了每公斤4.3元的高奶价,这不仅给奶农们带来了甜头,也让合作化经营成为奶牛养殖的新出路。

  吴志强是塔拉生态合作牧场的股东之一,每天下午他都会和几位合伙人为牧场里的奶牛挤奶,呼伦贝尔雀巢有限公司的奶车会在当天18点之前准时上门收奶。从原来自家散养奶牛到加入牧业合作社再到加入生态合作牧场,吴志强不仅从普通牧民摇身一变成了牧场股东,也见证了合作化经营给奶价带来的保障。

  2011年底,巴彦塔拉乡5户牧户与内蒙古奶联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奶联社。奶联社总投资330万元,由内蒙古奶联科技有限公司投资300万元建设厂房、棚舍,购置挤奶设备等,还负责参与经营管理、牧户培训和牛奶的销售。5户牧民自筹资金30万元,并带着自家的120头奶牛和各种机械设施入驻奶联社。2013年12月,奶联社正式投入生产,并与呼伦贝尔雀巢有限公司签订了收购合同,建成了容量为120头的育乳牛牛舍、育成牛牛舍和牛犊牛舍,采用棚舍分区管理、自动挤奶器、冷却机等科学化的饲养方式和先进的生产设备。目前,塔拉生态合作牧场的奶牛头数已经发展到240头,其中产奶的奶牛74头,每天产奶1.2吨,全部以每公斤4.3元的价格被雀巢公司收走,远远高出普通奶站的收购价格。

  亟待加快奶业产业结构调整

  今年4月欧盟正式取消执行了30余年的牛奶生产配额制度。这就意味着只要有市场需求,欧洲的奶农可以不受任何行政限制地生产乳制品。而在此之前,每个农民要从政府手里获得产量配额,根据分配额度生产奶制品,一旦超过配额,生产国必须支付“超级税”给欧盟组织,从而达到遏制过量生产的目的。

  欧洲自此陷入了“白色困局”之中,而由此引发的奶价暴跌更是殃及全球,欧盟产牛奶的价格也已经跌至五年来最低水平, “白色困局”正在不断加深。有业内人士预测,欧盟的牛奶配额制取消后,欧洲乳制品产量将会大幅增加,在其对俄罗斯出口受阻的情况下,中国将成为欧盟乳品的重要出口市场,势必会将现有的全球奶价再度稀释,加剧奶价下跌,国内乳业将遭受冲击。

  面对这场全球奶价低潮,我们又该如何在逆境中求得生存?

  业内人士介绍说,目前呼伦贝尔乳企小而多,乳企数量几乎占到了全区乳企总数的半壁江山。生产出来的产品多数属于原字号产品,只是作为工业原料供应给国内大型乳企加工,由他们加工成高端乳制品,而不是直接面对消费者,缺乏市场竞争力。呼伦贝尔乳企门槛低,缺乏企业监管,在市场形势好的时候,各家乳企纷纷争抢奶源,效益不好就关门大吉,乳企在企业布局上还需进一步合理规范。

  未来呼伦贝尔可以引进大型乳企来带动乳业市场,这不单要面对国内市场,更要参与到国际乳业市场的竞争,通过进行产品深加工来增加其附加值,生产出高端乳制品,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奶价是影响牧民牧业生产效益的直接因素。以往一家一户散养奶牛,牛奶自产自销的路子已不再适应市场。应建立大型乳企和奶农的新型关系,将奶农融入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发展模式之中,从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给予扶持,使其发展成为标准化的家庭牧场,从而在奶价上对奶农予以保障。

  呼伦贝尔还可以通过加快奶牛良种化水平、加强奶牛基地建设、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产业调整、鼓励企业自建奶源基地、推动乳品行业结构转型和升级等措施来促进奶业发展。(记者 崔伟 王志强 李光明 布日古德)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丰收
打通“断头路”
娶亲马队浩浩荡荡
初冬享暖阳
外教传技到达茂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蒙古族服装展演
3小时盖好2层楼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