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兴安盟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乌兰浩特市胜利嘎查靠示范引领当好“三员”
内蒙古新闻网  16-02-15 16:08 打印本页 来源: 兴安日报  
 

  街道横平竖直,村落干净整洁。这是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胜利嘎查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再往村里走,卫生室、幼儿园、文化活动室、便民连锁超市一应俱全。良好的基础设施,整洁的村容村貌既是十个全覆盖”工程的直观展现,也反映了农牧民思维观念的转变。而这些得益于“三级示范抓引领”工作的深入开展。

  引领“十个全覆盖”,当好“服务员”

  吴国会是胜利嘎查“十个全覆盖”工程的驻村第一书记,也是“三级示范抓引领”的“领头人”。

  “群众满意不满意是检验我们工作的唯一标准。”吴国会认为,要引领嘎查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就要为群众服好务,当好“服务员”。

  万事开头难。“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之初,村民们都不理解不支持。村委会主任叶金勇的嫂子就是这不支持的“代表”。“儿子就要结婚了,把墙拆了像什么样子。”叶金勇的嫂子不能接受在儿子结婚的时候把墙拆了。了解情况后,吴国会与叶金勇商量对策,由叶金勇和镇里干部一起给他嫂子做了两天的思想工作,叶金勇的嫂子终于转变了观念,在其儿子结婚的第二天拆掉了院墙。

  就这样,一户一户引导,一户一户做工作,驻村干部动手干,嘎查村民跟着干,“十个全覆盖”工程得到了快速推进,让胜利嘎查成为了小有名气的美丽乡村。

  引领后期管护,当好“倡导员”

  垃圾随处乱放,庭院杂乱无章,这是村民们旧有生活方式和习惯。“坏的习惯就要改,作为嘎查的带头人,不只带头做工作,还要带头维护。”吴国会觉得,“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后期管护很重要。

  为确立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胜利嘎查聘用村民做保洁员,负责每天清理村里的垃圾。4名保洁员都是年过六十的老人,每年的工资只有3000元。活儿又脏又累,但是他们热情却很高。“我们这么做不是图那点儿钱,在村里生活了这么些年,看着村子一天天变好,我们就想为村里做点事儿。”华温权是保洁队中的一员,在记者采访他的十几分钟里,他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扫把。

  如今,村民们收拾完垃圾都会用袋子装好放到垃圾点,房前屋后都归置整齐,旧貌换新颜的胜利嘎查处处洁净。

  引领科学发展,当好“联络员”

  “我们嘎查种植水稻是优势,是不是能在这方面做文章。”“在养殖业方面,咱们可以发展特色养殖业,经过我们的调查研究,觉得驴产业很有市场。”“产业结构调整是当务之急,甜玉米种植是好出路。”在胜利嘎查村委会的会议室里,吴会国等人对嘎查今后的发展各抒己见。

  积极帮助嘎查制定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这是引领工作队来到嘎查就明确的方向。在“十个全覆盖”工程基础上,从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住房就医、环境卫生、社会稳定等方面入手,帮助嘎查明确方向,完善思路,整合资源,协调相关部门争取项目,做嘎查发展的“联络员”。

  “引领和带动嘎查‘两委’,增强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能力,分析利用新常态下释放的政策红利和政策机遇,发展和培育嘎查新的经济增长点。”吴国会道出了引领发展的最终目的。

  胜利嘎查在示范引领下,发展思路逐渐明晰,嘎查凝聚市、镇、村三级合力,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局面,农牧民致富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驻站记者 谭艳丽)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春运】候车室的...
内蒙古武警森林官...
草原铲雪大叔
根河市现-47.8℃极...
“非遗”年货传承...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品茶香 学文化
黄河内蒙古段全线封河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