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乌海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乌海:逐梦生态园林 建设水上新城
内蒙古新闻网  16-02-15 16:08 打印本页 来源: 乌海日报  
 

  1月29日,我市又荣获一张“国字号”名片——“国家园林城市”。这是我市城市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又一笔,也是新年伊始令人振奋的大喜讯。

  回望8年的创建之路,这份荣誉,承载着55万乌海人的殷切期盼,凝聚着全体市民的辛勤汗水,更反映出了乌海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闪光足迹和辉煌成就。

  不知不觉间,你会发现,我们城市的绿意愈加盎然,每个市民心中的幸福感也越来越浓……

  追逐梦想让绿色拥抱城市

  我市地处乌兰布和沙漠、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地交汇处,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全市荒漠化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达60%,是自治区乃至全国沙化、荒漠化较为严重的地区。最近10年,年平均降水量不足100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3400毫米,生态环境极其脆弱。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这句顺口溜曾是昔日乌海的真实写照。也正因如此,乌海人对绿色有着极为特殊的渴望与追求,并始终坚持着追逐绿色的脚步。

  在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市民爱绿、植绿,市委、市政府历届领导班子更是把生态建设和改善人居环境作为一项重点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常抓不懈,用百姓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绿色福利”不断提高着市民的幸福指数。

  2006年,全市生态建设大提速,乌海大手笔规划和建设起了绿色家园;2007年,提出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奋斗目标,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出台了创建实施方案;2008年,提出“把搞生态建设当成市民的一项永久福利”,陆续启动了甘德尔山生态文明景区、京藏高速公路等一批园林绿化工程,全力构建生态绿洲型山水园林宜居城市;2009年,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的决定》,使我市的绿化事业大步迈上新台阶。

  如今,城市建成区内绿地处处可见,公园星罗棋布,为市民营造出一个个舒适的休闲游憩、娱乐健身的活动空间。经过努力,我市于2010年和2013年先后荣获自治区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两项殊荣。“城市依山傍水,沃野绿洲掩映,产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画卷逐渐展现在世人眼前。

  绿化惠民让绿色服务市民

  “一早一晚到公园遛弯儿散步,下班沿着路边的树荫回家,累了就在街头的小公园里歇歇,乌海的绿色怎么看都看不够。”市民姚雨露说。的确,漫步城中,人们如同置身大公园,绿地星罗棋布,处处鸟语花香。绿意盈盈的乌海城早已成为沙海中的一处绿洲,市民尽享着绿色带来的幸福生活。

  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过程中,我市不断加快城区公园和广场建设,着力为市民打造“五分钟休闲绿地”和“十分钟休闲圈”。凸显书法文化的青山翰墨园、书法广场,展示葡萄文化的葡萄主题公园、乌珠慕公园,讲述煤炭文化的神华墨玉广场,弘扬奥运文化的运动公园,融入黄河风情的坝址公园,占地140公顷的植物园……如今,主题多样、景色各异的主题公园和广场已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绿色风景线,成为市民休闲娱乐、运动健身的好去处。

  仅“十二五”期间,我市共新建改造公园、广场、街头游园绿地99处,其中大型公园、广场达29处。公园绿地占城市绿地的比重达到36.88%,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达到77.18%。经调查,市民对园林绿化满意率达到94.3%。

  按照“绿随路延、一街一景”的建设原则,我市不断加大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力度。新建道路两侧设置20米至50米宽的景观绿带,乔、灌、花、地被合理配置。对老街道、老旧小巷实施绿化提质改造,采取拓宽绿带、增加层次搭配、加强修剪等措施,使原有老旧街道绿化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此基础上,我市还狠抓城市生态防护屏障建设,在建成区周边设置宽幅防护林带,同时加大城市出入口交通绿化及铁路沿线防护林、山体绿化建设力度。目前,京藏高速公路、各城区城际快速通道等区域绿化已相连成片,海勃湾东山、乌达西山、海南北山等山体绿化也已形成规模。已建成的防护绿地体系,有效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城市防护绿地实施率已达98.14%。

  循环发展半城山水半城绿

  在乌海种树,最大的难题是水。为确保树木成活,无论是山上还是路旁,公园还是广场,多大的树根部都有滴管。

  采取滴灌、微喷、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在浇灌树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节约用水。为了彻底解决灌溉用水难题,2009年开始,我市全面铺设节水灌溉系统,引黄河水进行城市绿化节水灌溉。

  2011年,我市重新修编了《乌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在总规中大胆突破,创新布局,将“乌海湖”纳入新一轮城市发展规划,依托118平方公里的水面,利用山体泄洪沟引水入城,形成环城、环山和城中三大水系,重点打造两环、三带、四山、多点、大园林的城市绿地景观,不断增加城市“绿色版图”。

  2013年,我市被水利部确定为首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

  水生态文明建设,为人们带来多彩湿润的宜居家园,为城市建设注入了活力和灵气。乌海正逐渐形成“水在城中、城在水中、滨水而居”的城市格局。

  依托黄河和乌海湖,我市全力谱写山水文章,重点打造了与黄河库区连为一体的甘德尔山生态文明景区等多项水生态建设工程。海勃湾绕城水系、海南恩格尔水系、乌达巴音赛河水系、机场路人工湖景观带景色宜人,水韵盎然。特别是位于京藏高速公路乌海出入口的凤鸣湖公园,将原来遍地石头的砂石坑变作一方水上乐园,搭配上周围美丽的绿化带,不仅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光休闲,还可满足周边3500亩绿地的绿化用水。截至2015年末,我市已建成大小湖泊40余个,正形成河湖相通、水体相连的美丽格局。

  如今,我市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这不仅是一种荣誉和城市形象的提升,更多的是为了让市民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城市环境。它是一个不断攀登的过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从多年前的不毛之地到如今出门见绿、处处景观的园林宜居城市;从沙漠边缘的小城,到穿城而过的乌海湖、星罗棋布的湖泊和河流。乌海,已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华丽转身为一个山清水秀的沙地绿洲、水上新城。

  (记者刘春霞)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春运】候车室的...
内蒙古武警森林官...
草原铲雪大叔
根河市现-47.8℃极...
“非遗”年货传承...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品茶香 学文化
黄河内蒙古段全线封河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