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为乐道德模范92岁来靖中老人入选“中国好人榜”。石历增摄
加大宣传 推广好人文化
每个典型模范的背后都有着感人至深的故事,他们的事迹本身就是一部部催人奋进的教科书。为了让典型产生辐射效应,乌海市在开展评选活动的同时,注重加大对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
为最大限度地发挥道德模范的典型带动效应,乌海市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台、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受众面广的优势,协调行动,同步开展宣传,加强宣传力度,采取开办专题专栏、模范访谈等方式,大篇幅、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道德模范的事迹,使道德模范的事迹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此外,乌海市还积极组织开展道德模范巡讲活动和各类道德模范进社区、进村镇、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进单位活动,先后组织了“道德讲堂”、美德善行宣讲活动、“我身边的感动”故事大赛等系列活动,让他们亲身讲述自己的事迹,让全市群众接受文明的洗礼,进一步推动了全民支持参与道德建设、积极弘扬崇德向善的道德风尚、营造“学习好人、争当好人”的良好社会氛围。基层普遍设立“身边好人榜”,将先进典型分为“身边好人”“乌海市道德模范”“北疆楷模”等,逐级产生并分3个层次宣传推广。全市还开展了“责任担当、服务圆梦”先进典型和“美德少年”“桃李之星”“草原儿女赞”及农村牧区“双百佳”评选活动,时刻用道德的力量感化人、教育人、影响人,激励人们见贤思齐、择善而从,努力让讲道德成为一种习惯、让讲文明成为一种时尚。

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史建强在为青少年讲解交通安全知识。石历增摄
引领带动 讲好好人故事
从淳朴走向自发,从自发趋于自觉。如今,学好人、敬好人、做好人已成为乌海风尚。乌海市发挥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带动和引领作用,使“好人文化”在乌海大地开花、结果。
为了让有德者有“得”,乌海市不断完善帮扶礼遇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制度,研究制定了帮扶生活困难道德模范的具体措施,对生活困难、需要帮助的道德模范给予及时有效的帮助,通过设立道德模范奖励基金、走访慰问道德模范、加大对道德模范的关爱帮扶力度,切实从生活、工作、事业等方面关心爱护道德模范,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进而引导社会逐步形成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推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风尚。
为了让文明之风吹遍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乌海市以市民素质提升为重点抓道德建设,制定并印发《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工作方案》,开展了“乌海市第二届文明诚信私营企业和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评选表彰活动;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志愿服务活动向多样化、制度化稳步发展;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等活动,引领广大干部群众确立正确的社会道德标准,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乌海优秀精神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经历了文明洗礼的群众也成了文明创建的主力军。乌海的大街小巷常出现这样和谐动人的画面:斑马线上,市民热心搀扶老人过街;公交车上,年轻的市民争相让座;邻里见面,嘘寒问暖互相帮忙;家人之间,孝老爱亲情意融融;多支志愿服务队和众多的志愿者活跃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道路上,汇成了城市中的一道风景线……
如今,在乌海市,一个又一个公益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争做好人蔚然成风,善行义举层出不穷,志愿服务遍地开花,爱心正能量已成燎原之势。越来越多的乌海人,正以平凡的方式,参与好人文化建设,用千万颗心、千万双手,一起书写这篇温暖的好人故事。◎强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