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该县累计投入资金49.87亿元用于城镇化建设,比“十一五”期间增投2.6倍,实施了全县城建史上投资额度最高、规模最大的旧城棚户区改造工程,使2500户1万余人从中受益;建成了南湖湿地生态苑、水漩公园、府前广场、生态广场,不冻河水利风景区,5.5万亩军民共建绿化基地生态景观,人居环境极大改善。
社会事业方面,“硬件”建设普惠民众。累计投入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4亿元,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建成面积为3.5万平方米的县医院及公共卫生服务大楼,病床数达500张,医疗规模和服务能力在全市乃至全区县级医院位居前列;中医院晋升为国家二级甲等医院,成为全市唯一县级二级甲等中医院。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贫困人口由2011年底的6.62万人减少到2.22万人,“十二五”末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十一五”末增长1.7倍和2.7倍。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了动态清零。
针对农村贫困人口现状,从2014年开始,两年投资7.5亿元,在全县范围实施完成149个行政村349个自然村的“十个全覆盖”工程。曾经破旧不堪的土坯房换成了亮堂堂的砖瓦房,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5.78万农村常住人口普享公共优质服务。建成互助幸福院6700户,建设数量及规模居全市前列,解决了农村60岁以上空巢留守老人的后顾之忧。(特约记者 郭玉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