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呼伦贝尔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阿荣旗多措并举粮食生产稳增长
内蒙古新闻网  16-02-18 10:13 打印本页 来源: 呼伦贝尔日报  
 

  春节前夕,阿荣旗各大粮库格外热闹,大批运粮车排成长队等着一一过磅称重。种粮大户金大一告诉记者,他家种了200多亩水稻,去掉成本纯收入达10万元。

  近年来,阿荣旗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力度,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挖潜力

  阿荣旗是一个农业大旗,471万亩耕地有70多万亩是中低产田,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农业生产严重受自然条件影响,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短板”。对于农民来说,提高粮食产量成为他们最为迫切的愿望。

  如何挖掘土地潜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为现代农业发展“强筋壮骨”?近年来,该旗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这一主线,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实施、高效益开发”的原则,建设“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成网、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和粮食生产基地。

  阿荣旗财政局农业开发办副主任杜静介绍,自1992年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以来,该旗累计投资达33960.10万元,其中群众自投5951.72万元,共实施土地治理项目60个、中低产田改造49.3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12.23万亩、产业化项目16个,实现粮食增产11100.9万公斤,增加产值19086.70万元,农民纯收入12160.98万元,实现了国家得粮食、政府得民心、群众得实惠的良好社会和经济效益。

  调结构

  10多年前,阿荣旗就开始致力于种植业结构调整,将大豆一统天下的格局向以玉米为主进行调整优化。2014年,该旗九丰种业公司培育出的玉米早熟、极早熟和超早熟品种在玉米生育期和活动积温等指标上都取得了新突破,将全市玉米种植区域从北纬45度扩大到北纬48度,北移近200公里,结束了全旗第三积温带以北大豆一统天下的种植历史。并采用玉米覆膜技术延长生长期20天左右,据专家测算,采用覆膜技术的玉米每公顷产值可达万元以上,是大豆收入的2—3倍。

  “调结构就是好。如果不是亲眼看见这玉米的长势,也许还不会相信,以前可不是这样。”向阳峪镇松塔沟村农场主马军对记者说。2014年,马军通过土地流转,种植了1370多亩膜下滴灌玉米,按每亩玉米保守产量750公斤左右,2015年每公斤售价1.92元,每亩收益在1400元以上,年收益近百万元。

  为了使农民的种植结构更加优化,阿荣旗制订并出台了《现代农业建设扶持政策》、《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该旗还十分注重玉米等高效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玉米地膜覆盖、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等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和应用。为了让农民更好地种植玉米,旗农牧业局组织各乡镇科技示范户、种粮大户及农户进行科技培训。阿荣旗通过实施玉米、大豆、马铃薯、白瓜子四大种子工程,全力打造北方早熟玉米、东北马铃薯和白瓜子最重要的繁育制种基地。

  2015年,全旗玉米种植面积达300万亩,占农作物总面积的70%。依托10平方公里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园区,实施放心食品工程,抓好230万亩水稻、玉米、大豆、马铃薯、白瓜子、杂粮等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建设,新建绿色有机食品基地30万亩,并且正逐步向特色、有机方向发展。

  强科技

  “以前我们种田产量并没有这么高,这几年国家启动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指导大家科学种田,粮食产量才逐年增长。”霍尔奇后山根村村主任李绍文说,以前他们种田都是靠经验,但现在都知道经验没有科学可靠,“要想种好田,还得讲技术和方法”。

  近年来,阿荣旗在不断夯实农业基础的前提下,着力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项目区建设。特别是近几年结合国家粮食增产计划,不断加大测土配方施肥、玉米覆膜、膜下滴灌、农机化水平,提升和农产品质量监测等农业科技的推广力度。

  2013年,该旗实施了50万亩膜下滴灌、75万亩高效节水、100万亩覆膜玉米、晓奇子水利枢纽及配套30万亩灌区项目建设,全旗新打抗旱水源井300眼,新增节水灌溉面积7.49万亩,建成膜下滴灌15万亩、覆膜玉米30万亩。

  2014年,该旗落实玉米“双增二百”科技行动40.79万亩,涉及全旗10个乡镇、75个村、9503户农户,重点建设了10片玉米千亩核心示范田。通过测产表明,玉米双增二百示范田平均亩增产108.6公斤,增产率25.9%,每亩可增收节支188.8元,共计节本增效7701.15万元。

  2015年,该旗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在种植技术上,大力推广良种补贴项目,推广合理密植、配方施肥、地膜覆盖等技术提高作物单产。数据显示,预计全旗今年大豆单产达165.2公斤,玉米单产可达673.4公斤。

  如今,在霍尔奇镇后山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玉米覆膜、膜下滴灌等先进技术让农民种植的玉米产量实现了翻番;在新发乡大有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节水喷灌、良种良法种植马铃薯让人们见识了现代农业的“神奇”;在音河乡万亩白瓜子种植基地,农民一亩地的收入比过去五亩地的收入还高……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阿荣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望天田”变成了丰产田,粮食产量明显提高。2015年,该旗大豆种植面积98万亩,玉米种植面积300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20亿公斤,农业生产连续多年保持增产势头,成为名副其实的产粮大旗。一个农业大旗,不仅连续10年蝉联“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并跻身“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承担国字号试验任务,让农民享受到了更多的实惠。(本报记者王保国)

[责任编辑 魏佩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春运】候车室的...
内蒙古武警森林官...
草原铲雪大叔
根河市现-47.8℃极...
“非遗”年货传承...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品茶香 学文化
黄河内蒙古段全线封河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