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百姓生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新春走基层】杜富贵的幸福生活
内蒙古新闻网  16-02-19 10:27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以前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东家蹭一顿,西家混一顿,现在是种地有钱挣,老婆娃娃热炕头,盖起了砖瓦房,开上了小轿车……”2月15日,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八一乡联丰村村民杜富贵说起近些年生活上的变化,笑得合不拢嘴。

  今年36岁的杜富贵,本来有兄弟3人,可是由于家庭的变故,如今他成了家里的独子,也是家里的顶梁柱。记者推开杜富贵的家门,客厅干净整洁暖意融融,他一边倒茶一边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生活的变化。因为家庭贫困,还没初中毕业的他便辍学到外地打工了,他先后做过装潢工、铝合金工,后来又跑过摩的、大货车,在外飘荡了十几年,没存下一点儿积蓄。“那个时候是真困难,2008年结婚时因为差500元彩礼钱,娶亲的车走不了,这个事情我一辈子都记忆犹新。”杜富贵摸着儿子的头说道。杜富贵的妻子王利荣告诉记者,因为杜富贵家穷,她娘家人几乎没有人同意这门婚事。她坚持嫁过来后,生活也很困难,住的是破烂的土坯房,院墙都是烂树根围成的,当时真是很心酸。

  2010年,政府开始扶持种植温室蔬菜大棚,杜富贵夫妇看准了这个致富的时机。夫妻俩整日在温室大棚里忙碌,每天晚上都要忙到10点多,最忙的时候能忙到夜里2点多,勤劳的汗水换来了满满的收获,曾经一茬蔬菜就赚来毛利8万元。杜富贵说,他的温室大棚主要种植黄瓜,一年种两茬,一棚每茬至少产4万多斤,黄瓜的价格随市场走势变化,平时的批发价约每斤1元左右,而在春节前后则能达到批发价每斤3元多。黄瓜的销路并不愁,像临河、东胜、乌海、包头的菜贩都来此地批发。每年约有10万多元的收入。

  在杜富贵的邀请下,记者参观了他的温室大棚。进入棚里,一股热浪袭来,映入眼帘的是绿油油的黄瓜苗,很多藤蔓上挂着嫩绿的黄瓜。“每年都过不好年,越到过年期间越忙,从腊月到正月正是黄瓜的采摘期,每天都有菜贩来批发,所以根本没有闲时间。”王利荣笑着对记者说。杜富贵也说,种植蔬菜大棚,外行人看着挺挣钱,而实际上是很辛苦的,一年是12个月忙,栽苗、吊蔓、铺膜、打岔,再到采摘,哪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人。在棚里干活,光着膀子也是汗流浃背,冬天还好说,棚里的温度也就是二三十摄氏度,到了夏天棚里的最高温度能达到60多摄氏度。杜富贵说,这些苦他都能吃,看着生活一天天变好,他更有奋斗的动力。就这样,杜富贵的生活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盖起了漂亮的砖瓦房,买上了别克小轿车。“这样的幸福生活是我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如今却实现了。”杜富贵说。

  腊月二十四,杜富贵的黄瓜上市了,10多天已经销售了1000多斤。杜富贵告诉记者,今年雪大气候冷,所以导致黄瓜推迟上市,但他对自己种植的黄瓜有信心。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偏西,杜富贵按下墙上的一个按钮,大棚的卷帘开始自动下降。他说,现在都是自动化,很方便。新的一年里,他将引进空气栽培等新技术,推广无公害蔬菜。还想通过网络推销自己的蔬菜品牌,让自己种植的蔬菜走到更远更广的餐桌上。(记者 段丽萍)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春运】候车室的...
内蒙古武警森林官...
草原铲雪大叔
根河市现-47.8℃极...
“非遗”年货传承...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品茶香 学文化
黄河内蒙古段全线封河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