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始终是衡量公安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
据国家统计部门调查统计,2015年,我区人民群众安全感为95.5%,比2014年和2012年分别提高2.2个、4.9个百分点,对社会治安满意度为93.8%,比2014年和2012年分别提高3.1个、6.9个百分点。
这份权威发布的数据充分说明2015年内蒙古公安工作取得的辉煌成绩。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让我们看一看,2016年,内蒙古公安工作将在哪些方面取得突破,将如何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再出重拳 为群众打造一片安宁天
良好的社会治安是平安内蒙古、和谐内蒙古的重要标志,防控社会治安风险,是公安机关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
全区公安局长会议明确2016年工作目标:
明确打击整治重点。对杀人、涉枪、涉黑、涉恶、涉恐等严重暴力犯罪,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非法集资等涉众型经济犯罪,食品药品和环境犯罪,涉农涉牧等民生领域犯罪,电信诈骗、网络诈骗等新型犯罪,以及黄赌毒拐等犯罪出重拳,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
落实打击犯罪新机制。实行跨区域系列团伙案件由上一级刑侦部门统一组织指挥侦办制度,落实大案快侦快破机制,健全系列团伙案件适度经营和整体移诉的分类侦查制度,完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侦查工作机制,实现诈骗电话阻断、被骗资金快速止付。全面推行刑事案件现场勘查“一长四必”制度,大力开展刑侦专业情报研判工作,深入推进公安厅、盟市刑侦部门实战化、实体化建设。
深化各类专项行动。组织开展好震慑系列等各类专项行动,把集中打击、专项整治和日常严格执法办案结合起来,有效打击整治突出违法犯罪活动。特别是深入开展打击食品药品和环境犯罪专项行动,切实维护食品药品和生态环境安全;继续开展以三电保卫为重点的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针对自治区重点项目实施的违法犯罪活动。
强化禁毒工作。精心组织部署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社区戒毒社区康复“8.31”工程,从源头上遏制吸毒人员滋生、萎缩毒品市场;继续组织开展吸毒人员收戒专项行动,完善打击毒品犯罪协作机制,建设大禁毒工作格局。
加强外国人管理工作。组织开展打击三非外国人专项行动,净化社会面涉外治安环境。将外国人纳入实有人口管理,推进外国人管理进社区、入院校工作,落实边境地区外国人闭环式管理措施。
防控群体性事件。全面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坚持做到应评尽评,特别是对涉及征地拆迁、环境保护等容易引发矛盾和问题的领域,要重点评、严格评。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制定完善针对群体性事件的应急预案,经常性、多样性、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演练,切实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协同配合能力。
同时要加大公共安全风险防控,全力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必须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强化公共安全管理措施,做到严字当头,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大力推动乡镇交管站、农村交通安全劝导站两站和乡镇交通安全员、农村交通安全协管员两员建设,大力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加快完成国省干线公路急弯陡坡、事故多发路段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超速超员超载、酒后驾驶等严重违法行为保持严管高压态势,创新专项治理模式,深化集中整治效果,从严从快整治危化品非法运输、校车和营运客车超速超员等行为。健全完善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对布控车辆、重点违法行为进行快速筛查和智能查缉,实现对重点嫌疑人和车辆的精确打击。
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加快构建全覆盖的领导责任体系、无盲区的联合监管体系、全方位的主体责任体系、零容忍的责任追究体系,2016年底前全区所有消防重点单位全部实现户籍化管理。认真开展火灾形势研判和火灾高危单位评估工作,深入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建立火灾隐患曝光常态机制,严格落实重大火灾隐患立案销案、专家论证、挂牌督办和公告制度。全面推行消防员职业技能鉴定,组织开展基地化、模拟化、实战化灭火救援演练,实行消防领域各类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提高灭火救援能力。加强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提升公众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加强危险物品管理。对枪支弹药、爆炸物品、管制刀具、散装汽油、易制爆原材料、放射性物质等危险物品,要健全购买许可、实名登记、流向备案等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隐患常态化排查、整改机制,建立与有关部门、企业互联共享的危险物品数据库和动态信息分析系统,推动形成覆盖危险物品生产、流通、销售等各环节的严密监管链条。
建立健全大型活动审批、群众自发性节庆聚集活动风险评估制度,健全完善安全管理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和安保措施,坚决防止发生群死群伤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