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网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网评】规范网约车别总想着杀鸡儆猴
内蒙古新闻网  16-04-29 10:32 打印本页 来源: 红网  
 

  “网约车属于公共交通的一部分,但却是相对高端的公交服务,不是说应该让每个人都能打得起车”,针对网约车的争议,日前,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公交地铁才是城市公共交通的基本服务,把网约车当成代步工具的定位有问题。(4月28日新华网)

  “不能让每个人都能打得起车”,透过这雷人的观点,似乎看到了领导指点网约车的自信和迷之微笑。审查司机身份、要求“下架”优惠、按非法营运查处……事实也证明,在整治网约车方面,相关部门确实有一套。

  从效果来看,似乎并不理想,甚至还有些不给面子——在广州要求平台“下架”优惠后3天,神州专车便推出了“更大的优惠”。事实早已证明,杀鸡儆猴式的管理方法并不好用。那么问题来了:这么“高端”的服务,为什么老百姓总能享受得起呢?

  答案很明显,网约车并不高端,也从没有人把网约车当成代步工具,而它的蓬勃发展,无非是“落后的公共交通和出租车市场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资本、移动互联网、市场、乘客一相逢,便胜却政策无数。

  从职能定位上讲,相关部门当然有权力“规范”网约车,但有权力不等于有能力,网约车已经深入人心,并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想依靠行政命令强制干预,几乎不可能。况且,从以往的管理手段来看,一味喊打喊杀只会暴露心底的怯。

  至于网约车市场,也并不是尽善尽美,司机身份审查不严、补贴大战扰乱正常竞争……这些都是需要规范的地方,是网约车市场发展过快带来的缺陷。只是,有缺陷并不意味着可以否定整体,否则,从逻辑上来讲,是本末倒置,从发展上来讲,是典型的“开倒车”。

  说到底,是市场选择了网约车,丰富了公众的出行选择,是网络打破了现行的游戏规则,带来了新的挑战,是中央的“顶层设计”不明确,造成各地百般不适,胡乱猜测,擅自行动,雷言雷语频出,奇葩措施不断。

  所以,才有了“网约车是高端服务”的习惯性思维,才有了“按非法营运查处”的杀鸡儆猴,才有了“不应让每个人都能打得起车”的荒诞不经。一句话,相关部门还是不愿意正视“公众更喜欢网约车”这样的现实。

  不可否认,出租车市场是江湖,利益纷争不足为外人道,但归根结底,还是市场经济,这也警示有关部门,与其对网约车的潮流视而不见,不如先学会在商言商。(文/北楚)

[责任编辑 杨文娟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职业技能大比拼
相约扎兰,情定花海
说说自己身边爱岗...
油蟠桃熟了
中学生无偿献血庆...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牧民安装手机报警软件
冬青花开种梭梭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详解内蒙古“十三五”规划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