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内蒙古时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劳动光荣 匠心可敬
 

  达·芬奇说,荣誉在于劳动的双手。今天是全世界劳动者共同的节日。此刻,无论您是坚守在岗位上,还是在和家人团聚,我们都致以诚挚的祝贺。

  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美好事情的源泉。回望我区走过的历程,正是因为2500万各族人民的艰辛劳动,才拥有了今天的成就。和过去相比,虽然劳动方式和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劳动创造价值、改变世界、造就幸福的朴素道理并没有变,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伟大的理念不会过时。

  今天的内蒙古,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改革有机遇也有挑战,发展要速度也要质量,各方面的任务重大而艰巨。这更需要全区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发挥主力军作用,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做中国道路的基石、中国力量的中坚、中国精神的表率。每一位劳动者正确对待改革发展过程中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的调整,再大的坎也能迈过,再陡的坡也能翻越。

  经济社会发展依靠辛勤劳动,发展活力取决于劳动者创造力的充分挖掘。任何一名劳动者,要想在竞争中赢得优势、在人生中有所作为,就要孜孜不倦学习、勤勉奋发干事。不断增强创新意识,主动学习新技能,把自己塑造成为有智慧、有技术、能发明、会创新的高素质劳动者,才能把握住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今天的劳动和创造,既需要继承和发扬前辈发愤图强的精神,又需要赋予我们这个时代开拓创新的品格。当下,各种生产要素更多更快地向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聚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正在兴起。这一切,都需要劳动者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拿出“十年磨一剑”的韧劲,对职业有一以贯之的敬畏,对产品有止于至善的追求。

  劳动人民最崇高,也最需要关心和爱护。弘扬劳模精神,就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模、爱护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浓厚氛围。保障职工合法权益,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职工,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当劳动者体面有尊严,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理念才能深入人心。

  幸福靠一点一滴创造得来。再瑰丽的生活梦想,没有苦干实干,也只会成为空想。让每一名劳动者的创造活力和聪明才智竞相迸发,把拼搏的汗水洒向每一块田地、每一个车间、每一个实验室,我们将汇聚起推动内蒙古改革发展的不竭动力。

[责任编辑 孙静华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职业技能大比拼
相约扎兰,情定花海
说说自己身边爱岗...
油蟠桃熟了
中学生无偿献血庆...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牧民安装手机报警软件
冬青花开种梭梭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详解内蒙古“十三五”规划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