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鄂尔多斯市围绕“结构转型、创新强市”和“城乡统筹、集约发展”两大战略,准确把握“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使各项工作实现新的提升和跨越——经济发展“满堂彩”、社会事业“满堂红”、生态环境“满眼绿”,花红果硕,成效不凡。
科学发展形成新共识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鄂尔多斯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本着“发展经济从民生出发、经济成果为民共享”的理念,对地区发展进行了新构筑,提出了“结构转型、创新强市”和“城乡统筹、集约发展”两大战略。鄂尔多斯市把这“两大战略”作为引领地区科学发展的新共识、新实践,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升级,引领地区化危为机,逆势发展。200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161亿元,增长23%,经济总量进入全国地级市前30位;地方财政总收入365.8亿元,增长38%,财政收入总量、增量、增幅均居全区首位,一般预算收入进入全国地级市前20位。
发展方式有了新转变
鄂尔多斯市把抓固定资产投资,作为“保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破解发展难题之一。固定资产投资大量投向农牧业、社会事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一产和三产投资增速达260.7%和94.2%,分别是二产的18.4倍和6.6倍;全市确定的100个10亿元以上的项目中,单纯资源开发项目所占投资额不到7%,工业项目更多地向产业延伸和产业多元领域集中,化工和装备制造项目的投资额占工业项目的60%;在建和已经形成的煤化工、天然气化工和氯碱化工生产能力过千万吨,产业延伸有了新突破,资源深度加工转化能力不断提高,优势特色产业继续做大做强;非煤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先进制造业和物流、金融、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成为转型升级的现实支撑力。
启动了城市中心区、旗府所在地和产业重镇“三年大建设、三年大变样”工程,城市功能、品位和辐射带动能力有了新提升。城镇化、工业化有力地拉动了城乡统筹,转移农村牧区人口5万人,城市化率达到68%。地区消费规模持续扩大,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1亿元,增长19%,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显现,全年三产增加值达839.9亿元,增长24.5%。
改善民生取得新成效
全市各级党组织把人民群众是否得实惠作为检验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试金石,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出实招、见实效。深入开展了千名党员领导干部“下基层、保增长、惠民生”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活动解决“六个一批”,推进“六个全覆盖”,加大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工作力度。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8万元,增长10.9%;农牧民人均纯收入7803元,增长10.6%。“学有优教、劳有丰酬、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的“五有”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各级财政投入124亿元用于“五有”,占财政支出的54%,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民众。
全市新增城镇就业3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47.9万人,参保率达79%;城镇居民低保标准由每月248元提高到310元,农牧民由每年1300元提高到1750元;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补助标准平均提高到130元以上,常住人口参合率达到100%;制定出台促进农畜产品销售等政策措施,农牧民人均增加政策性收入120元;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大,建成经济适用房135.6万平方米、廉租房7.2万平方米、农牧民转移安居房160万平方米。老百姓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幸福指数不断上升,群众对学习实践活动的满意度达99.7%。(记者王玉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