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菜摊菜贩留一些生存空间
●超市、菜市场以及社区摊贩搭配得当,居民买菜才能更便利
北京朝阳区八里庄街道红庙北里社区居民刘阿姨觉得,解决买菜难问题并不难:“现在国家不是正在推动农社对接吗?为什么不在小区里开辟一块场地,让小摊贩进来卖菜?这样既解决了流动摊贩的问题,也方便了居民,降低了菜价。”
红庙北里社区委员会综合办公室工作人员刘伟也是非常赞成:“要是有个菜市场,自己买菜也方便,当然愿意了。”但是他表示,社区目前之所以没有这样做,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社区内没有多余空间,“在小区里找出这么一个地方确实存在困难。”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陈诗波认为,在社区内开辟菜市场,安置菜摊,能够起到不错的效果,理论上讲是可行的。对于需要在小区内建设菜市场的老社区,政府应当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支持社区开辟专门的场地来建设菜市场。另外,对于新建小区,关键要“规划在先”,在小区建设之前,就事先规划一片地方,专门用于建设菜市场。
陈诗波表示,虽然马路小摊贩存在一些弊端,比如,一些菜摊占道进行交易,影响了交通秩序;有些菜贩乱扔菜皮、瓜皮等废弃物,影响市容市貌等。但不可否认,摊贩缓解了弱势群体的就业压力,在方便市民、平抑菜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小摊贩最好是采取“疏堵结合”的管理方式,给小摊贩留一些生存空间。
据悉,许多城市正尝试在一些小区“特定时段为流动菜摊开辟专门销售区域”,逐步解决居民买菜难问题。陈诗波认为,像北京这样的大都市可以借鉴相关经验,根据道路状况,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流动摊点疏堵结合工作,适当安排自产自销果蔬摊点,对流动菜摊进行集中整治,规范管理,让流动摊贩更好地发挥作用。(王珂 丁步亭 董禹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