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目前乌海市蔬菜的日需求量在50万公斤左右。而随着元旦、春节的临近,市民对蔬菜的需求量会加大,但乌海市大部分蔬菜需靠外运来满足。那么,乌海市将采取哪些措施来保证市民“餐盘子”的丰富,托稳市民的“菜篮子”?
“绿色通道”:惠民为先利民为本——牵手“菜篮子”
12月初,记者来到金裕农贸市场,正值中午,市场内装运蔬菜的货车都已被卸空停靠在一边,但每个货车驾驶台前都摆着一个牌子,牌子上醒目地写着“绿色通道”几个大字,在一旁休息的蔬菜批发商陈建刚告诉记者,他每隔两三天就要从银川进一次货。他说:“别小看了’绿色通道’的牌子,有了它,我运输蔬菜方便多了,收费站免费不说,路上也十分通畅,节省了运输时间,蔬菜回来就特别新鲜,成本也降低了。”
陈建刚已经从事蔬菜批发近8年了,谈起“绿色通道”优惠政策他感慨万分。他说:“‘绿色通道’的建立,我的货车不仅能优先通行,而且一年下来还能省上万元的运费。运费降低了,菜价也就会跟着便宜些。”
据了解,为了稳定物价,切实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我市本着“绝不在最后一公里推高物价”的原则,在开通鲜活农副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的基础上,路政、交警、城管等部门也采取不罚款、不滞留、不扣车等多项措施,切实保障了鲜活农畜产品运输车辆优先、快速和免费通行。
为运送鲜活农副产品的车辆开通“绿色通道”,不仅降低了农副产品的流通成本,搞活了市场,稳定了价格,也保证了外地新鲜蔬菜对我市蔬菜市场的补充,可以让更多的“精细菜”进入我市市场,丰富了市民的餐桌。
提早谋划:拓宽调入渠道保证充足供应——托稳“菜篮子”
每到冬季,气候、运输等问题总会造成蔬菜价格的波动。为确保“两节”期间我市蔬菜供应充足,价格稳定,一进入12月份,我市就召开保证“两节”市民蔬菜供应专题会议,要求相关部门提早谋划,保障“两节”期间市民用菜需求。
针对目前我市大部分蔬菜主要靠外运这一现状,市商务部门积极制定并采取措施,加大对蔬菜供应的组织力度,及时搜集蔬菜价格信息,督促各蔬菜直销企业积极组织货源投放市场,以确保“两节”期间蔬菜供应充足、品种丰富、价格稳定、质量安全。
承担我市蔬菜直销任务的山林、佳奇、新裕3家农产品批发销售企业在与我市5个批发市场、400多家农户签订了供货合同的基础上,又与银川、兰州、乌兰察布等周边城市的蔬菜批发企业建立起长期合作供货关系,解决了本地蔬菜品种单一、供应不足等问题。
近期,市供销社将组织蔬菜直销企业考察调研,学习借鉴发达地区蔬菜生产营销企业的先进经验,并将赴海南、广西、山东、陕西等省份调研,以期探索“南菜北调”模式,吸引有实力的外地蔬菜批发企业落户乌海,并同几家重要的蔬菜集散市场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进一步拓宽调入渠道,保证蔬菜的充足供应,达到长期稳定菜价的目的。
为“两节”蔬菜市场的稳定,乌海市在继续发挥好蔬菜直销店稳定市场、平抑物价的示范作用的同时,还将加强产销衔接,积极指导蔬菜直销企业组织货源,丰富节日市场,并组织相关部门在价格、卫生和质量上加大监管力度,对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行为依法于以打击。(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