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城事   
内蒙古公安厅发布预警信息防范10类经济犯罪
内蒙古新闻网  12-07-17 09:58 打印本页 来源:北方新报 
 

  “专业贷款”骗局

  一些不法分子往往利用一些人急需资金的情况,发布各类“专业贷款”信息进行诈骗。一种是通过手机短信、网站发布小额无担保、无抵押贷款信息,要求受害人先将利息、手续费、信用保证金存入银行,然后以验证为由套取受害人账号、密码及身份证号码,或中途调包后再将钱取走。另一种是以帮助融资的名义骗取受害单位的考察费、公关费和佣金。警察提示广大市民切不可轻信手机短信、网站及社会上的小广告。单位若要融资,应找正规的投资公司商谈。

  预付款骗局

  目前,会员制、预付费优惠消费已在美容美发及休闲消费行业十分普遍,一些不法分子借机行骗,开设此类场所骗取一定数额会员费、预付费后人去楼空。警察提示市民在缴费入会前到工商部门查询有关情况,在消费过程中应对经营者的经营实力跟踪考察了解,发现异常,及时处置。

  非法集资和集资诈骗

  广大群众手中的闲置资金增多,有犯罪分子以高额利息回报为诱饵进行非法集资、传销和集资诈骗犯罪活动。警察提示广大群众要提高对此类违法犯罪活动危害性的认识,消除投机心理,以免上当受骗。

  网络类非法集资

  一些违法犯罪分子利用互联网招揽社会公众“投资”,借助网络平台,以高额回报为诱饵,欺骗钱财。目前,网络类非法集资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有网络传销、网络炒汇、炒股及销售基金、非法销售未上市公司股票等。网络类非法集资犯罪利用新手段和途径,犯罪实质及内涵并没有多大改变,但犯罪行为方式却完全颠覆了传统非法集资犯罪的模式。由于依托了网络,使得网络类非法集资犯罪成本低,蔓延速度快,相对于传统非法集资犯罪的形式,作案手段更具隐蔽性,涉众型效应更明显,欺骗性更强,造成的危害更大。不法分子通过互联网以项目投资、委托理财、支付高息等为名,以高额返利、高息为诱饵,进行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

  警方提醒广大群众,一要建立正确的投资理念,谨慎理性投资;二要选择合法投资渠道,对高回报、低风险的投资项目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三要增强风险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提高判断识别能力。若投资时感觉自己无法识别实情,可向公安机关经侦部门咨询和举报。

  网站以收费、查询身份证信息为名实施经济犯罪

  近期,“绝牛网”、“ip138”等网站对外提供收费查询身份证信息服务,且身份证信息已经从最初的核对身份证构成规则、身份证初始发证机关、姓名、出生年月等信息是否相符等内容升级至比对姓名、身份证号码并显示身份证照片等多项内容,由于该项收费业务通过网络面向社会开放,且无需核实查询人员信息,不法分子极易通过此途径获取公民信息并用以实施信用卡诈骗、票据诈骗等经济犯罪活动。

  不法分子通过获取的身份证号码、姓名、身份证照片、身份证初始发证机关、身份证有效期等信息,再辅以“身份证复印件生成器”生成真实的身份证复印件或利用真实信息制作假身份证等实施经济犯罪:一是通过假身份证件、申领材料等方式,或与中介、银行内部人员勾结等途径,骗领信用卡套现实施信用卡诈骗;二是冒领信用卡非法出售给不法分子,用以实施洗钱犯罪;三是通过虚假身份从银行处开立小额银行票据后实施票据诈骗;四是通过获取的公民信息以恶意透支、洗钱等名义实施电信诈骗,或通过发送虚假网银网站(页)链接等方式实施银行卡犯罪活动。

  鉴于公民信息保护事关公民的权益,公安机关正在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对公民信息的保护力度,密切关注利用公民信息实施的违法犯罪行,掌握动态,严厉打击,深挖犯罪,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增强公民安全感。(记者 陈瑛楠 文武娟)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 哈丽琴]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端午粽飘香
练舞技
清风雅韵扇面展
回民干娘
芍药绽放 花海和林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端午赛龙舟
老牛湾的颜值提升了
 
【专题】详解内蒙古“十三五”规划
【专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