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废旧自行车“侵占”车棚 谁来还小区公共空间
内蒙古新闻网  13-02-20 10:55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晨报  
 

  最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动车、汽车逐渐渗入到了寻常百姓家,而自行车的使用率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在呼和浩特市区内一些小区的车棚里,经常能看到一些被长期弃置的废旧自行车,这些被遗弃的废旧自行车不仅占用了公共空间,同时也为小区的车棚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18、19日,记者对土地局家属院,人民路5号楼院、邮政小区、邮电西小区进行了调查走访。

  居民:废旧自行车占用公共空间

  地点一:土地局家属院

  18日9时,记者来到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的土地局家属院。一进小区大门,就能看到小区内几乎“全开放式”的车棚。该车棚四周并没有围起来栏杆,仅有一块顶篷可以遮风挡雨,来往进出的自行车可以从任意方位将自行车停入车棚。记者走入车棚内,看到本就不大的车棚里杂七杂八地停放着几十辆“缺胳膊短腿”的自行车,这些自行车多为缺少轮胎等零部件,亦或是轮胎扁扁、锈迹斑斑、满是尘土覆盖的自行车。而车棚中小区居民经常使用的自行车摆放的数量却不多。

  据土地局家属院居民王先生介绍,该小区属于建成约20年的老旧小区,一直没有物业公司管理。小区里的许多居民就将自家不用的自行车随意停放在车棚内,久而久之,自行车生锈变形,轮胎与车座等零件丢失,这些自行车更是没人管了。“车棚里有很大一部分空间都被这些随意停放的废旧自行车及其他杂物占了,有时候停放一辆正常使用的自行车都是难事。”居民杨女士说。

  记者随即找到了土地局家属院车棚的管理人员,该管理人员表示,由于小区车棚内自行车丢失情况较为严重,他们现在已经不对小区的车棚进行看管,对于车棚内废旧自行车的停放情况自然也不进行管理。

  地点二:人民路5号楼院

  车棚内长期停放废旧自行车占用公共空间的情况,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路5号楼院也同样发生。记者在人民路5号楼院的车棚前看到,车棚的大门随意敞开着,在车棚内停放的为数不多的自行车中有近一半是废旧自行车,这些自行车多用铁链相互锁在一起或直接锁在车棚的铁围栏上,给正常使用的车辆进出造成一定的阻碍。

  据小区院里的居民姜女士介绍:“我们小区院里的车棚已经很多年无人管了,大家往车棚里停放车辆都很随便,车棚里的废旧自行车和杂物也无人清理,停放最长时间的至少有七八年了,还有一些废旧自行车甚至被小偷偷走卖了废铁。现如今,好好的车棚都快变成杂物仓了。原本车棚里宽敞的过道现在变得拥挤不堪。”

  地点三:邮政小区

  18日11时,记者来到了呼和浩特市新城区邮政小区。邮政小区车棚内废旧自行车长期停放的状况也较为严重。记者走入邮政小区的车棚内,看到车棚内随意停放着不少自行车,除了少数较新的车辆,破旧的自行车占大部分,一些严重变形扭曲、落满尘土,甚至缺少部件的车辆也在其中。有些破旧自行车之间还相互捆绑,占据了部分供居民行走的空间。

  “我们小区车棚里的废旧自行车停放已经很多年了,可是很少有居民主动清理或拖走,久而久之就越放越多,车棚内的空间也变得越来越狭小。”小区居民温女士向记者抱怨道。

  当记者向小区车棚管理人员问及车棚内废旧自行车的管理及处理问题时,管理人员则表示:“由于现在小区居民都是免费在车棚停车,我们也不提供看管服务,自然对车棚内的废旧自行车也无权管理。”

  地点四:邮电西小区

  19日9时,记者来到位于新城区的邮电西小区。走入车棚看到,该小区车棚内废旧自行车占用公共空间的情况与以上三个小区相比占用较少。车棚内只在边角处零散地停放着几辆废旧自行车,即便如此,仍旧占用了一部分车棚的公共空间,记者看到原本可以更为宽敞的过道此时却略显狭窄。此时正往车棚停放自行车的穆先生告诉记者:“这些废旧自行车在车棚里停放了很多年了,一直也没人来管,小区里的居民对此好像也不介意,似乎都觉得是理所当然的,我们对此也习以为常了。”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目前呼和浩特市区内还有多个小区也存在上述情况。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魏佩 ]

红绸舞起来
特殊年货
年味儿
力挺节俭环保
窑洞里的春节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大秧歌扭起来
红火庙会喜闹新春
 
【专题】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