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草原生态 增收再创新高
内蒙古草原总面积13.2亿亩,居全国五大草原之首。从东到西绵延4000多公里的广袤草原,是1400万各族农牧民群众的生存根基和生命家园。
作为欧亚大陆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全国五大草原之首,内蒙古草原的保护与建设始终是维护国防安全,加强民族团结,促进边疆和谐安定的重要载体,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牧区最直接、最重要的切入点。
从2011年开始,内蒙古等全国8个省区全面启动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的各项政策措施。内蒙古10.2亿亩草场被列入补奖机制范围。其中,阶段性禁牧4.04亿亩、草畜平衡6.16亿亩,涵盖了内蒙古所有牧区和半农半牧区。
按照“全面规划,加强保护,合理利用,重点建设”的生产建设方针,内蒙古以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退牧还草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重大项目为依托,坚持不懈抓好草原建设工作,提升了草原保护建设质量和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昔日退化的草原重新染绿,植被恢复的速度超乎想象。2012年全区草原平均植被盖度比2000年提高了13.1个百分点,草场亩均牧草产量达到60.36公斤,比2000年增长了90.35%,草原生态实现了退化趋缓、局部好转的良好局面。
截至2013年12月28日,通过财政一卡通已经发放2013年补奖资金31.6亿元,占应发的88%,已有128万牧户开始享受第3年的补奖政策,占应发户数的93%。
3年来,我区草原补奖新政稳步推进,在全国13个省区草原补奖绩效评价工作中,连续3年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先后为自治区赢得了4.185亿元的奖励资金,进一步提高了我区草原补奖政策后续产业发展、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投入,为巩固补奖政策成效做出了突出贡献。
与此同时,内蒙古认真落实国家牧草良种补贴政策,截至去年6月上旬,内蒙古共有3132万亩牧草地享受到了每年每亩10元的政策补贴,充分调动了人工种草的积极性。
随着草原补奖政策的深入推进,内蒙古原有的粗放型草原畜牧业正逐步向建设型、生态型的现代化草原畜牧业转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实施,彻底转变牧民的传统观念和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促进牧民群众生产经营方式由粗放管理向设施集约管理转变,牧业经济发展由草原畜牧业向设施畜牧业、生态畜牧业转变,由单一的牧业经济向复合经济转变。
到2015年,我区草原生态建设目标更为明确:实施天然草原划区轮牧3000万亩,草原围栏总面积10000万亩,人工草地建设规模保持在5000万亩以上。年青贮饲料达到400亿公斤,年打贮青干草200亿公斤,年生产牧草种子2000万公斤。草原植被盖度由2010年的37%提高到45%,增加8个百分点;草原"三化"面积每年减少3000万亩,五年减少1.5亿亩;牧民人均纯收入年递增12%。(记者 方弘 王国英 通讯员 敖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