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华北地区连续出现雾霾天气,内蒙古也无法超然物外。
2月23日起,西部区的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三市,东部区的锡林郭勒盟和赤峰市,分别出现了从轻度到重度程度不等的雾霾天气。
2月24日11时,自治区气象台发布今年首次霾黄色预警。预警的发布,让更多的人意识到,雾霾天气离内蒙古并不遥远。
气象专家分析,春天气温回升,大气形势渐稳,风力较小,非常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和稀释,空气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改善,此类气象条件极易形成中度空气污染。
记者采访环保部门后了解到,我区近期空气质量监测结果显示,在有条件监测PM2.5的城市中,呼和浩特、包头两市出现中度污染,赤峰市出现重度污染。
令人担忧的是,目前我区开始采用新的监测手段、执行空气质量监测新标准的城市只有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赤峰4市。
问题的存在令人无法释怀,但是各方的努力也从未停止。
早在年初,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预案明确规定在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工作中,自治区气象局要承担好制定相关天气下的气象保障预案工作,并进一步开展全区空气污染气象条件等级预报和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
随后不久,自治区环保厅与自治区气象局签订了空气质量预报及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业务框架协议。今年,双方将从建立部门联动机制、环境监测和信息共享机制、会商和联合发布机制、规划项目和科研领域协调机制等4方面开展合作。
自治区气象局的承诺很具体:到2014年底,建成重污染天气预测预警体系,发挥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百姓。
自治区环保厅巡视员石玉山介绍,今年,我区将全面落实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和周边省市的区域联防联控,推进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的治理工作。
环保部门承诺:到2017年,空气质量有所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优良天数逐年提高,地级以上城市细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左右。(记者 王国英 黄永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