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贤思齐,意思是向好榜样学习看齐。千百年来的实践证明,这是锤炼精神、砥砺人品的好方法。焦裕禄同志作为共产党员的好榜样,半个世纪过去了,他的精神愈加感人,这面镜子愈加体现出它的特殊价值。深学是“知道”,细照是“悟道”,笃行是“行道”。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细照焦裕禄这面镜子。
细照,要清楚照什么?党员干部应该对照焦裕禄精神,“一日三省吾身”,以焦裕禄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道德情操为标杆,从思想境界、素质能力、作风形象等方面细致省视、扪心自问,清楚自己的短板在哪里,找到思齐的着力点。我们是否像焦裕禄同志那样,不是口头上而是行动上的人民公仆,脉搏和群众一齐跳?是否能够像焦裕禄那样,抛开条条框框、形式主义,真正做到实事求是、科学求真?是否能够像焦裕禄那样,把“一分钱掰成两半儿花”,厉行节约、杜绝浪费?是否能够像焦裕禄那样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下,以一种豁出去的奋斗精神向着既定目标前进?我们是否能像焦裕禄那样做到防微杜渐、廉洁自律……
细照,要不怕羞。怕羞是照镜子的大敌,因为我们这里说的细照,并不是要欣赏自己的姣美,而是要找出自己的丑处。有了害羞心理,就会对丑处遮遮掩掩,就会虚晃一枪。有了怕羞心理,不敢直面短板,就会护短,就会为自己的丑找理由。比如奢靡浪费,会认为时代不同了,应该享受,焦裕禄的行事方式过时了……无论哪种丑,一旦害羞,要护它,就能找到很多理由。这种情况下,就不可能细照,不可能照得心跳,不可能照得冒汗,照镜子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善于照镜子、敢于照镜子,不满足于概念化、表面化、浅层化,党员干部就能在差距中辨明方向、认清目标、激发动力,推动作风转变和改进实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