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站:呼和浩特市
在一处出租房内,林海生下了她的大胖儿子。“本来想让他生在自己的家里,现在看来不可能了。”林海遗憾地说。
林海和爱人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工作难找,便随大流走上了考研的道路。一年后,林海如愿接到了武汉大学的录取通知单。3年后,研究生毕业,林海返回呼和浩特市。因为她男朋友已经在呼和浩特市一家公司上班2年,工作基本稳定。为了爱情,她放弃了武汉,回到了男友身边。
结婚需要房子,男方家不富裕,买房只能出5万元,加上他们俩自己的一点微薄积蓄,林海和男友在呼和浩特市南湖湿地公园附近买了一处期房,首付可以分期,2016年交房。想想2016年还很遥远,林海和男友决定先结婚。
“毕业后就有一个梦想,就是在呼和浩特这座城市拥有一套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子。我正式工作的时候是2009年,刚毕业那会儿工资才1000多元一个月,且遇到房价暴涨,因此工作的前几年离自己的梦想还是很远。即便是金川的房子,首付也要将近10B15万元,根本买不起。”林海对记者说,目前,呼和浩特市四城区的房价都在6000B9000左右,有的甚至超过1万元。本来想买市区的房子,现在看来也不可能了。
林海说,她特别羡慕那些家在本市的同学,父母早早就为孩子们安排了一切,而他们只能靠自己奋斗。
林海的经历是一部分人的一个缩影,这些人家◇一般,在呼和浩特市上大学后便留在这座城市,找工作,买房,结婚。他们人生中重大的事情,只能靠他们自己承担。所幸的是,他们依然能坚强而乐观地生活、工作。
第二站:包头市
说完出生于80年代的林海一家,再来看看人到中年的陈平夫妇。
来包头市做生意是在1986年,那时的陈平还只是一个给粮店送面的小伙计。
几年后,陈平自己也开了一家小粮店,一家人吃住全在粮店,直到孩子上初中了,他们才另租了一个两室一厅的房子,2006年,他们把做生意攒的12万元买了房,因为没有单位做担保,他们不能向银行贷款,所以,买房子需要一次性交清。
由于生意做得很顺利,挣了钱。2年后,陈平夫妇又换了大平米的房子。有经济头脑的陈平同时还买了一套公寓,筒单装修后出租,租金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前段时间,陈平把2006年买的那套房子出售了,卖了60万元。“新闻里说要出台房产税,如果一个家庭有多套房子的,要缴税。虽然包头市现在还没有实施房产税,以后肯定也有这个趋势,早卖早放心。”陈平告诉记者,包头市像他这样通过买房而摆脱贫穷的人不在少数,那些善于投资的人手里甚至握着十多套房子。
第三站:鄂尔多斯市
2009年至2012年是鄂尔多斯市房价最疯涨的几年,房价从2009年的3000元左右一平方米涨到2012年的6000元左右一平方米,有的楼盘甚至高达上万元。在众多买涨不买跌的购房者大军中,王小玲也在其中。
“我是在2010年年末买的这房子,那时候听周围的朋友说房价有上涨的势头。”王小玲说,“当时下订单很快,和父母看完后就交了定金。”
王小玲当时看中的是一套120平方米的公寓,总价为48万元。“我是独生女,那会儿还没有结婚,父母想给我买套房子,一来为了以后结婚用,二来也为了投资。”
“其实买的时候没想那么多。”王小玲说,2011年收房后,她还进行了筒单装修,添置了床、衣柜、书桌等。但后来由于离单位远,觉得不方便,也就空置了下来。“接下来怎么处理,我还没有想好。”王小玲说道。
在鄂尔多斯市,有很多像王小玲这样的年轻有房族,他们的爸妈手头不缺钱,孩子工作了,就马上买套房,一来备上给孩子将来用,二来也当做投资。不过,从去年开始,他们发现,买下的房子大多空置了起来,又舍不得出租,甚至都不好出手了。(记者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