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产城融合的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物”的城镇化不容易,“人”的城镇化更需要从长计议。
产城融合,不仅只是简单的建新区、盖高楼,要想融合的好,把人留下才是关键,缺少人气的“鬼城”和缺乏产业的“睡城”都是城镇化的短腿。
47岁的张全民是包头市国庆乡人,举全家之力,他在包头市滨河新区买了一套85平米的房子,虽然装修了3年多,却一直没有住。
“在滨河新区我们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从事建筑行业的张全民有些无奈。虽然出了村进了城,却只是象征性地挪了个窝,工作依旧靠在外地打工。
张全民的困惑,也是城镇化的困惑。
我区城镇化率以年均1.05%的速度增加,每年由农村牧区向城镇转移人口数量在50万人左右。农村人口转移造成的巨大就业压力成为了倒逼产城融合的一大主因。
到2015年,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4万农牧民有2.5万要转移进城,这对这个传统农牧业大旗而言是个不小的考验。虽然已为转移农牧民建起了6000多套高质量住房,但还不足以证明城镇已具有足够的吸附能力。
为此,“产业先行”、“以产业定转移”的工作思路成为鄂托克前旗城乡统筹的主旋律。上海庙镇因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成为青壮年转移农牧民创业打拼、成就梦想的首选之城。被产业吸引而来的农牧民已达到1万多人;旗府所在地敖勒召其镇,依靠该镇较为发达的服务业,为农牧民们搭建起了创业平台,提供了充足的就业岗位。敖勒召其镇还启动建设了民族文化产业园、农畜产品加工园、农贸市场等,仅即将完工的民族文化产业园就可解决3000至5000人的就业问题,为即将转移进城的农牧民提供更广泛的就业机会。
鄂托克前旗旗委书记于新芳对产业带动县域致富十分感慨:“产业改变了农牧民。”。
通过鄂前旗的城镇化道路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产城融合作为城镇化的经济之本,为解决就业提供了有效保障:有项目有产业发展,就能给城镇化注入活水。
城市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就是产业,没有产业就没有就业;另一个基本要素是人口,有人才能把产业支撑起来。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就为我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可供参考和学习的新样本。
和林格尔县通过兴建和林格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带动了二三产业发展,一举摘掉了“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和林格尔县委书记吴志强说,“产业集聚不仅带动了县域经济大发展,更带动了城镇化大提速和农牧民大受益。目前,全县城区面积由1997年的6平方公里扩大到38平方公里,城镇人口由3.2万人增加到9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5%”。
如今,该县跃升为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示范镇和全国文明县城。“产”、“城”的和谐互动发展,为高端人才留在和林格尔县创造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