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钢
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是新一届中央纪委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纪检监察机关适应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形势、提高履职科学化水平的应时之举。深入推进“三转”,要进一步强化“主业主抓”理念,确保纪检监察工作职能更加准确、方式更加科学、作风更加务实。
转职能,重在厘清职责定位,突出“主业主抓”。转职能,就是要明确自身职责所在、主业所在,回到纪检监察业务中来,做好监督监察工作。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突出抓好惩处、监督、作风建设三项工作主业的趋势日益明显。结合工作实际,我们要坚持将查办案件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推进资源向办案集中,力量向办案倾斜,把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责回归到“执纪监督”这一本源上来,从而有利于我们集中优势兵力,更加有力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持攥紧拳头,加大力度向“四风”亮剑,以铁腕力度狠刹不正之风,切实解决作风建设顽固性和反复性两大难题。
转方式,重在把握工作规律,创新工作方法。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的进军“集结号”已嘹亮吹响,随着改革发展向纵深推进,反腐倡廉的任务越来越重,范围越来越广,要求越来越高,如果我们不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和新要求,依旧用一成不变的方式方法来推动工作,必然是裹足不前、难有成效。因此,必须转变查办案件方式,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惩治腐败,积极改进查办案件工作模式,由过去的“挖深查透”向抓早抓小、快查快结转变,不求个个重处,争取没有遗漏,让所有违纪的问题进入视野。只要有举报、有线索,就要通过调查、函询、诫勉谈话等方式让干部警惕。必须转变监督方式,由过去“大而全”式的监督向灵活、务实的监督方式转变。注意运用明察暗访、网络媒体、巡视监督、信访举报、线索排查、信访督查、案件审查、责任审计、函询约谈、行风评议、情况报告、媒体问政、“签字背书”等措施和手段,来增强监督实效。必须转变执纪问责手段,由过去单一性手段向综合性手段转变。注重综合运用纪律处分、组织处理、诫勉谈话、公开通报、典型曝光以及下发纪律文书、监察文书等手段进行执纪问责,维护党纪政纪的严肃性。
转作风,重在坚持自身过硬、求真务实、联系群众,践行“六个两”。信任不能代替监督,满意不能放松管理。特别是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处在正风肃纪最前沿和反腐败斗争第一线,不但要做“手电筒”,照好别人,而且还要做“整容镜”,常照自己。要做到自身过硬、求真务实、联系群众。自身过硬,就是要做到“肩硬”,既有担当的精神,又有担当的能力;“腰硬”,就要正直、正气、正派,既有刚正不阿的骨气,又有正人先正己的底气。求真务实,就是要做到“情况明、数字准、责任清、作风正、工作实”。联系群众,就是要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利益,接受群众监督,不辜负人民群众的期待。要认真践行“六个两”,即:“两责任、两要求、两为主、两突出、两监督、两覆盖”,以铁的纪律打造一支政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能力过硬、廉洁过硬的反腐倡廉铁军。
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是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的新要求,转职能是根本,转方式是关键,转作风是保证,三者相互依存,有机联系,是一个完整体系。只有坚定不移地真转实转,才能不断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的成效。
(作者系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纪检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