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时政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刘新乐: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刘新乐

  今年适逢中国红十字会成立110周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十字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红十字事业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现实需要,弘扬红十字精神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在新的形势下,弘扬红十字精神,传播红十字文化,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红十字会的宗旨、基本原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进步方向是一致的,互通互容,相互促进。红十字运动遵循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愿服务、统一和普遍性7项基本原则,宗旨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发扬人道主义,促进和平进步事业,不因国籍、种族、宗教信仰、阶级和政治见解而有所歧视,仅根据需要努力减轻人们的疾苦,优先救治困难最紧迫的人。红十字会作为党和政府在人道工作领域的助手,倡导以人道、博爱、奉献为主要内容的红十字精神,通过传播人道理念和开展人道救助活动,能起到“政府好助手、弱者保护伞、社会稳定器”的作用,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独特的优势。

  一是红十字文化具有独特的优势。红十字运动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就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理念,体现了社会互助互爱、仁爱友善的思想。从法治角度看,红十字会既遵循国际红十字运动的基本原则和国际人道法,又要遵循我国宪法和法律,按照《红十字会法》《红十字标志使用办法》和《章程》等独立自主开展工作,依法履行职责,在依法治国和社会诚信建设方面做出表率。

  二是人道救助工作具有独特的优势。红十字会开展的“三救三献”核心业务是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内容。无论是救灾、救助、救护,还是献血、献髓、遗体器官捐献,都凸显了人道宗旨、博爱情怀和奉献精神,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

  三是红十字志愿服务具有独特的优势。红十字志愿服务的奉献精神是核心价值观在社会生活层面的具体体现,是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各阶层公民中的生动写照。目前,全区已发展注册红十字志愿者28209人,各类志愿服务队663支,通过组织广大会员和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培育了大众广泛参与红十字活动的文明风尚,社会正能量在红十字活动中得到广泛传播。

  四是红十字青少年活动具有独特的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核心价值观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红十字会员的主要力量是青少年,全区共有青少年会员1052925人,占会员总数的61.2%,通过组织广大青少年开展人道精神传播、助人为乐等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把红十字精神融入学校的德育教育中,让青少年从小懂得尊崇和敬畏真善美,反对和抵制假丑恶,培养了广大青少年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道德素养和良好品格。

  红十字会“三救三献”等工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遵循和践行。中共中央提出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理论”的思路,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红十字会开展的各项工作本质上就是在做守住“底线”的事:一方面是守住生命的底线,救灾、救助、应急救护培训和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器官捐献等工作都是围绕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而开展的。仅2013年,全区红十字会共投入救灾救助款物1.39亿元,受益群众达到35.6万人;在各行各业培训红十字救护员49520人,完成群众性自救互救知识普及培训56.9万人次,提高了群众的备灾防灾和应急避险能力;积极推动造血干细胞捐献、人体器官捐献和无偿献血工作,造血干细胞捐献实现了12个盟市全覆盖,采集干细胞血样3000人份,累计采集27043人份,共实现捐献34例;全区共有779人报名捐献遗体器官,目前已实现捐献10例。这些工作的开展已经成为造福人民群众的民生工程、生命工程。另一方面是守住道德的底线,用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引导全社会弘扬正气,传递友爱,释放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近年来,红十字战线一大批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例,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前,全区上下正在深入实施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加快推进科学发展、富民强区进程,红十字会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历史使命。广大红十字工作者要切实增强做好新时期红十字会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着力做好各项工作,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是着力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广泛、深入、持久地向全社会传播红十字精神和人道理念,营造有利于红十字事业发展的舆论环境,使社会各界认识红十字会,理解红十字会,支持红十字会。大力宣传红十字战线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和感人事迹,使红十字的宣传更加鲜活、生动,更富有亲和力、吸引力和感召力。大力表彰为人道主义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为全社会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积极组织动员社会各界爱心力量参与和支持红十字会的人道救助工作,使人人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和生活理念。

  二是着力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自身组织建设、能力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不断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全面依法履行职责。健全执委会、常务理事会和理事会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科学决策机制和工作制度,提高执行力。特别是要加强公信力建设,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维护红十字会的形象,每一笔捐赠款物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都要明明白白,及时向捐赠人反馈,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政府监督、社会监督、媒体监督,做好内部自我监督,让捐赠者放心,让受助者满意,让全社会认同。

  三是着力提升人道服务水平。红十字工作者务必站在全局的高度来看待红十字事业发展的重要性,以做好人道救助工作为己任,以满腔的热情、昂扬的激情和深厚的感情,全心全意为困难群众多办好事、实事,真正担负起党和政府的人道助手。始终牢固树立服务群众的理念,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提供更多更好的人道服务,真正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者为自治区副主席、红十字会会长)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内蒙古克什克腾降雪
春到尼尔基
生态杏花节开幕
桃花源里说廉政
高高兴兴卖余粮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雪落锡林郭勒
首府街头春意正浓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