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11日,本报曾刊发报道《医调委24小时待命将成医患关系防火墙》,包头市民知道有了医患纠纷,可以寻求包头市医疗纠纷第三方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帮助。日前,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医调委这面医患纠纷的“防火墙”将再次升级,不仅更加突出独立性,覆盖范围也将扩大。
更加突出第三方独立性
4月25日一大早,伴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包头市民王先生推开了医调委昆区调处中心办公室的大门。“跟医院有矛盾你们能调解不?真让人生气!”王先生一进门就告诉调解员张诚。
张诚把王先生让进调解室,请他慢慢说。“昨天陪爱人去医院看病,腋窝下面长了个包,先挂了个号,大夫说走错科了,让转到另一个科去,只能重新挂了号。去第二个科室等了半天大夫才来,看病前他说先建个电子病历,全身情况都问了一遍,他往电脑里敲病历就用了半个小时,总算敲完了,又说不能确诊,开了好几个检查单子,检查费就几百块钱,我们说能不能开药治疗,他态度还挺差,爱搭不理的,说必须得查,结果查完没什么事,连药也没开就让我们回家了。”王先生说,“这大夫是不是故意的呀,就为了收我们的检查费,态度还挺差,回来越想越生气!”
张诚一边听一边记录,安抚后送走了王先生,他立刻和看病的医院取得了联系,并找到了当天进行医治的大夫。
“可以说这是医生和患者沟通不够造成的,建电子病历是为了日后方便管理,做检查是为了确诊,根据检查结果再决定治疗方案,如果当时看病的时候大夫能跟患者解释清楚,王先生就不会那么生气了。”张诚了解双方情况后告诉记者,“我们会让大夫再跟王先生沟通一下,如果可以的话给他道个歉,说开了应该就能消气了。”
自从医调委成立以来,大到近百万元的医疗事故,小到医护人员态度不好沟通不利,来到医调委咨询和进行调解的患者已有近百人次,医患纠纷“防火墙”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今年,“防火墙”系统还将进一步升级。“医调委的独立性将更加突出。”包头市卫生局相关领导告诉记者。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今年3月举行的“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记者会上,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斌曾提出建议,加强医患第三方的调解机制建设,给解决纠纷建立一个绿色通道,大力推广医疗责任保险。
“包头的医调委就是通过保险经纪人,采取医调委与医疗责任保险相结合的模式开展医疗纠纷调解的。”市卫生局相关领导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原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处理医患纠纷的方式曾在部分旗县区应用,经费、人员等保障都由政府承担,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的第三方,使得百姓对这样的调解方式缺少信任,最终没有长期实行。与此同时,我市部分医院也曾经直接向保险公司投保医疗责任险,但由于保费高昂,理赔繁琐等原因,合作并不顺利。
“成立医调委是一种尝试,由综治、卫生等部门牵头,引入第三方保险经纪人,把医院和保险公司连接起来,医院投保医疗责任险是通过由6家保险机构组成的保险经纪公司,如果有了医患矛盾,则是通过人民调解的方式进行化解。”市卫生局相关领导表示。
据了解,目前,市医调委在昆区和东河区各设有一个调处中心,到哪里去进行调解是由申请调解人自行决定的,不因医院地点而只固定在一个调解机构内,这样就保证了公平;调解人员都是取得了相关资质的专业调解员,是医调委自行聘任的,不受任何机构的干预;保险经纪公司由人保财险、太平洋财险、平安、大地和中华联合保险公司共同组成,使得调解结果不能由单独一家保险公司决定,对医患双方来讲也更显公平。
“今年,医调委的独立性会更加突出,作为第三方,卫生行政部门是不能干预的,只是进行部分业务指导,调解员培训由司法部门来进行,公安联动则是公安部门的职责。”市卫生局相关领导介绍。
覆盖面更大保障面更广
作为医调委主任,郑蓉的工作非常忙碌,平时不仅要处理各类医患纠纷,还得处理医院投保事宜,与保险公司进行沟通,采访时,她还在确认今年已经投保的医疗机构和为医护人员投保的意外保险是否已经到位。
“我们的工作正在得到越来越多医疗机构的认可,社会化资本的民营医院、社区、卫生院、卫生室、旗县区医院都很感兴趣,想要纳入这个系统,今年已有110家机构加入,包括东河区6家、青山区25家、昆区2家,九原区7家、固阳县17家、土右旗20家,石拐区3家、白云区3家和达茂旗27家,其中,青山区19家、固阳县16家、土右旗19家、达茂旗26家、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九原区沙尔沁乡7家医疗机构是以打包的形式加入进来的,较去年相比,保障面进一步扩大了。”郑主任说。
同时,郑主任还告诉记者,当医生不容易,除了辛苦,技术要求高,他们也承担着风险,去年包钢医院朱玉飞的事情影响就很大,而除了人身安全,救治病人可能被病毒感染等,也让医生小心翼翼。
“比如说,医护人员在救治病人的过程中,因为针头感染了艾滋病毒,医护人员该怎么办?或者村医在行医的过程中发生了交通意外,他就得自己承担治疗费用。”郑主任说,“今年开始,纳入医调委系统的医院医护人员都投保了个人意外险,如果医护人员受到伤害,保险公司会承担责任和费用,这样医护人员就能没有后顾之忧地面对患者。”郑主任说。
另一方面,记者还发现,今年进入医调委系统的基层医疗机构也不少,青山区就是以10个卫生室、1个卫生院、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形式打包加入的,基层医疗机构行医更有保障了。
“比如说基层的村医,如果治疗的时候发生了事故,村医就得赔钱,赔不起的话村医可能会跑路,村医不见了百姓就会找上级部门,到时旗县区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都得出面处理,百姓也蒙受损失,进入医调委这个系统,村医行医也有了保障。”郑主任说。(记者林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