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水、加盐、浸种、选捞……水稻育秧时节,库伦旗茫汗苏木毛敦塔拉嘎查农民额尔敦毕力格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
额尔敦毕力格是衬膜水稻种植方面远近闻名的“专家”,嘎查里今年新增5000亩衬膜水稻的育秧任务自然落到了他头上。
唠起种稻“嗑”,从事衬膜水稻种植已经十几年的额尔敦毕力格,话匣子就有些收不住了。原来,该嘎查地处塔敏查干沙漠深处,沙地养分少、渗水快,原本没有条件种植水稻。旗里引进“沙地衬膜”水稻技术后,才让昔日少有生机的“沙坨子”变成了高产水田,水稻平均亩产达到600公斤。
所谓沙地衬膜水稻,就是平整沙丘后,在地面挖80厘米深、1亩到几亩大的平底坑,在坑底及四壁衬垫塑料膜防止水、肥渗漏,然后回填沙土修成略高于地面的畦田,再在田旁打塑管井浇灌畦田种水稻。
“建1亩衬膜水稻,买塑料加上平地造田施工费、打井配电费等,一次性投入约5000元左右,使用年限可达几十年。”额尔敦毕力格说。
由于沙地光照好、绿色无污染,加之当地农牧民种水稻使用农家肥,所产出的大米口感和质量都特别好,每年不等水稻收获就被高价定购了。现在,茫汗苏木正在为当地衬膜水稻申办商标和有机农产品认证。
为解决当地农牧民缺少资金的问题,茫汗苏木整合扶贫、土地治理等项目资金,无偿为农户打配塑管井、提供衬膜用塑料,解决平地整地等相关费用,并积极协调金融机构为种植户提供贷款。一系列扶持政策,激发了当地群众的种稻热情,今年,全苏木衬膜水稻种植总面积达1.2万亩。
开发荒沙坨子种水稻,不仅实现了增地、增产和增收,还有效改善了沙区的生态环境。每到夏季,那一望无尽的沙海上,一片片绿油油的水稻田,远远望去如同洒在油毯上的一粒粒珍珠翡翠,吸引不少外地游人欣赏。(记者 郭洪申 李玉琢 通讯员 李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