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
——呼和浩特市创建新能源示范城市
主持人:记者 庞俊峰 阿妮尔 郭志菊
嘉宾:呼和浩特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狄瑞明
华能呼和浩特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广利
内蒙古中环光伏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徐强
主持人语:今年初,国家能源局公布第—批创建新能源示范城市(产业园区】名单,确定了全国81个城市和8个产业园区为第—批创建新能源示范城市和产业园区,呼和浩特市榜上有名。
上榜理由,就是呼和浩特市在能源发展中能够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使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达到较高比例或较大利用规模。
这是国家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减少城市发展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提高新能源利用在城市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又—重要举措。
—直以来,国家和自治区就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体系的构建和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则提出把内蒙古建成保障首都、服务华北、面向全国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4月23日,自治区党委九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的决定》再次强调,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推动集中集聚集约发展、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资源环境相协调。
在此背景下,如何顺利实现城市转型升级和能源结构调整,如何促进新能源产业做强做大,对于作为国家创建新能源示范城市的呼和浩特市来说,又将会交出—份怎样的答卷?记者就此与呼和浩特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狄瑞明及新能源企业负责人进行“对话”。
记者:感谢狄市长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祝贺呼市进入国家能源局公布的89个新能源示范城市(产业园区)名单。请您介绍一下咱们创建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的情况。
狄瑞明:首先,我代表市委、政府,对《内蒙古日报》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首府呼和浩特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与建设,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2年,国家启动了新能源示范城市(产业园区)创建工作,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建设100座新能源城市和1000座新能源示范区。
作为自治区首府城市,市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提出打造“两个一流”、推进“三个建设”、实现“两个率先”的发展目标,立足产业优势,推动科技创新。近年来,我市综合实力已经迈进了西部11个省会城市的中上游。但是,随着经济总量的壮大、工业产业的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能源需求会不断增加。在增加的能源需求中,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消费比重偏高,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能源供应安全、城市生态环境以及居民生活质量形成了制约。
为解决将来能源需求加大给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环境承载所带来的影响,一方面我们通过加大城市节能减排力度,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另一方面我们发挥我市风电、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丰富的优势,发展新能源产业,优化和改善城市能源结构。为此,我们积极申请加入新能源示范城市行列,组织编制实施了《呼和浩特新能源城市发展规划》。今年1月8日,我市进入国家创建新能源示范城市(产业园区)第一批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