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城事   
微博
Qzone
【调查】暴力伤医频发,医患矛盾何时休?
内蒙古新闻网  14-06-19 09:33 打印本页 来源:北方新报 
 

  【分析】

  多种因素导致医患关系趋紧

  近几年,医患关系日趋紧张,患者和医护人员互不信任、互相防备。记者了解到,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二连浩特分院一年之内就发生了6起患者殴打医护人员的事件。针对暴力伤医事件的频频发生,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公安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医院安全防范系统建设指导意见》,通过人防、物防、技防三级防护体系构建平安医院。

  医患关系为何日趋紧张?记者了解到,不少患者把医院神化了,患者及家属认为,不论什么病,多么严重的病,只要把病人送到医院,医院就能把患者的病看好。其次,不少患者以及家属到医院看病的时候,因为家人或自己的病情本身心情不好,有时候很正常的一句话,患者及家属就接受不了,矛盾特别容易激化。还有部分医护人员态度冷漠、生硬,在救治病人的过程中,动作粗鲁或者言语苛刻都容易激化矛盾。此外,醉酒闹事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医护人员几乎成了这些患者的发泄目标。不少护士向记者表示,挨骂、受恐吓是常事,一般遇到这种情况忍忍就过去了,但是有的时候她们面对的是一些无理取闹的患者,没有发生任何冲突就被殴打了。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二连浩特分院院长刘海波向记者表示,沟通不畅是医患关系日益趋紧的主因。如果患者能够了解医护人员工作的艰辛,医院的一些制度流程,而医护人员也能够理解患者以及家属的情绪,进行换位思考,很多恶性伤医事件都是可以避免的。

  同时刘海波表示,目前伤医事件逐渐呈现出突然性、不可预测性,特别是医院的急诊科,医患矛盾凸显,扰医伤医事件发生比较频繁,这与当前很多伤医事件没有得到合理处理也是分不开的。要知道,患者殴打医护人员是发生在公共场所,是医护人员履行自己救死扶伤责任的时候,如果处理不当,不仅是当事人,就连同业人员心里都是很难平静的。

  【解决】

  信任与理解是关键

  对于医护人员频频被打事件,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二连浩特分院成立了平安医院创建领导小组,从治疗上、护理上、总务后勤上,加强各分管部门的安全防范工作,增加监控设备,设立警务室。此外,在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的同时,加强医护人员服务和防卫意识,从源头上治理医患关系,避免伤医事件的发生。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员陈红艳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医患矛盾由来已久,现在已经成为社会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这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归根结底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是看病难、看病贵现象存在。二是医生与患者未能好好沟通。三是医院内部管理不到位,存在医护人员职业道德下滑、收受红包现象。四是患者或家属缺乏基本医疗常识,以致小题大做,暴力解决,加快医患矛盾激化。

  解决医患矛盾,不能草木皆兵,医生和患者原本就不该是对立的,相反应该是和谐统一的关系。信任与理解是解决医患矛盾的关键,患者应该信任医生,没有一个医生不愿意治好自己的病人。另外,当治疗效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时,一些患者和家属就会单方面把责任归咎于医生,心理上的落差会导致心理上的失衡,当医患之间沟通不良时,任何一项不满意都有可能成为医患矛盾激化的导火索。所以,病患们应该理解,医生是人不是神,并不是什么病都可以“起死回生”。另外,要向群众普及基本医疗常识,有些病在全世界来说都是攻克难题,并不是患者花钱了不论什么病都可以治好的。医生尽最大努力为患者看病,患者应该也要体谅医生们的无能为力。

  陈红艳认为,维护医疗秩序,不能只从某一方面入手,既需要建立健全的医疗卫生体制,从源头上破解医生权益得不到保障,患者看病难、看病贵,医疗环境不乐观等问题,也需要提高医生的自身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修养,完善监督检查机制,让违规违纪行为无处遁形,树立医生良好的形象。同时,有关部门对于医患矛盾引起的暴力事件必须严肃对待。只有对症下药,才可能药到病除。(记者 陈瑛楠 郭丽娜)

  【声音】

  改变以药养医是解决之道

  医患关系本应是社会关系中最亲密和最富人情味的关系之一。然而,如今的医患关系却史无前例地脆弱与紧张。如何拯救医患关系?固然需要重拾社会信任,让医者仁心成为患者信任的基石。但构建社会信任,却远非说说那么简单,而还需在体制机制上做文章。

  就当前而言,让医生凭技术吃饭,让患者尊重医生的劳动,显得十分必要。眼下,在医疗卫生领域,护理、诊疗服务的收费与成本并不成比例,甚至出现价格倒挂,逼得大部分医生不得不开大药方、大检查。如此一来,一方面,医生自己的技术和服务体现不出应有的价值;另一方面,患者对医生也难以信任,总以为医生是在过度治疗。

  因而,提高医生的诊费,让医生以技术和服务养活自己,并对自己的技术和服务负责,而不是靠开药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样既能降低虚高的药费,减少不必要的治疗,又能赢得患者的尊重,重拾医患之间的信任。

  放眼世界,医生都是靠技术吃饭,只有中国医生仍然在靠卖药生存,其信任度难免降低。尽管这几年医改也在朝这个方向改进,但进度太慢、力度太弱。一项最新医师执业状况调查显示,中国78%的医生不希望子女从医,“医不过二代”现象的出现,也在提醒着我们,改变医患关系,重塑医生职业的神圣性,迫在眉睫。(于量)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 哈丽琴]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端午粽飘香
练舞技
清风雅韵扇面展
回民干娘
芍药绽放 花海和林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端午赛龙舟
老牛湾的颜值提升了
 
【专题】详解内蒙古“十三五”规划
【专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