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老大”变身“店小二”
这几天,赤峰西站铁路货运营业室主任王洪勋成了龙凤公路配货站的常客。配货站经理郑凤义说:“老王从我这儿得到货主的信息,再动员他们走铁路货运,光上个月就拿到50多万元的运货订单!”“铁老大”放下身段“找米下锅”跑市场,是全国实行铁路货运改革带来的新变化。
沈阳铁路局通辽货运中心货运赤峰营业部,拥有63条铁路专用线,营业总里程146公里,从去年6月15日推行铁路货运改革以来,业务量一直在稳步增长。今年1至3月,运输货物344万吨,收入2.8亿元,分别比去年增长了15%和20%。铁路运输市场份额的增加,源于“铁老大”自身观念的转变。
“过去装车发货前,要申报计划等待审批,还不一定有车皮。现在,在家打个电话,就能上门服务。”赤峰兴利粮油公司经理李立军深有感触。
为了吸引货主,铁路还实行灵活的运价下浮政策。赤峰远联钢铁公司每月运量都在2万吨以上,享受到运价下浮15%的优惠后,每个季度就能省下20多万元运费。
同时,运输指标还和每个铁路职工的工资挂钩。营业室主任王洪勋最近揽到4家新货源,他最高1个月就拿到了3000元的奖励。
该营业部党总支书记王久生介绍,过去营业部只盯着叫做“黑货”的钢铁、煤炭等大宗物资运输,对散、小、杂的“白货”却很少问津,白白丢了一大块市场。现在,我们既抱“西瓜”又捡“芝麻”,每天食品、日用品等“白货”装车量都在60车以上,比以前增加了15%以上。
内蒙古伊品科技公司过去发货,都要把所产的赖氨酸送到铁路货运站,很不方便。而赤峰营业部开展公铁联运服务后,企业只需在家门口准备好货源,铁路的服务车队会主动上门,把货物运到车站。目前,营业部所属的六通物流基地,已有1支20多辆汽车的公路运输车队,每月的粮食、矿渣等货物运输量都在200车以上。(记者 徐永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