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92钢管生产现场
把握机遇 产业升级
6月30日,郑德胜拿着刚刚签订的2000万元订单,兴奋地对记者说:“机遇来啦!机遇来啦!没想到今年上半年的订单这么多。”
郑德胜是北重集团工程机械制造公司的副总经理。在该公司工作了23年的他,从未一下子见到这么多的订单。他告诉记者:“由于客户对产品的科技含量要求高,我们从2011年开始就下大力气研发新产品,远程线控掘进机、采煤机、刮板机、高端液压支架等产品都已成功下线,批量生产,并全部实现了电子化、信息化、个性化、高端化。仅去年,我们的销售收入就达3.2亿元。”
机遇,的确来了。
十二五期间,我国继续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目前,除山西已完成大部分煤炭资源整合外,内蒙古、陕西、山东等省区从今年开始进行煤炭资源整合。整合后的煤矿,必将进行技术改造,淘汰落后的煤机设备,煤机制造业的春天已经到来。
面对“春天效应”,早有准备的北重集团哪能让机遇轻易溜走。
2012年,随着采煤机、刮板输送机的研制成功,北重集团煤机生产实现了“三机一架”,即采煤机、刮板机、掘进机和液压支架的配套体系,能够为煤矿企业提供综采设备制造“一站式”服务。
2013年,内蒙古首台矿用井下救生舱在北重集团装配完成,北重集团由此成为我国西北地区唯一具有该产品生产能力的企业。
与此同时,北重集团从矿业设计、矿山开采、设备选型、设备制造、废旧物资再利用等方面延伸服务领域,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要。
现在,阳煤集团、平煤集团等大型煤炭企业已成为北重集团的忠实客户。
同样成为忠实客户的还有华能、国电、广东核电、哈尔滨锅炉厂等几十家电力及相关企业。
“以往都是从国外进口,现在我们用北重的管材替代,采购成本降低了30%,以后电厂建设再也不用提前两三年与外商签单、到处找库房囤积管材了。”华能南通电厂采购部主任严蔚恒欣慰地说。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超(超)临界发电(USC机组)技术快速发展,但超(超)临界发电用高端耐热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主要依赖进口,由于进口管材价格昂贵、交货期长,致使电站投资增高,电厂建设周期增长,严重制约了我国火电建设。在此背景下,北重集团成功研发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P92无缝钢管。2008年通过全国锅炉和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评审后,同年实现了P92钢管在电站锅炉中的使用。
今年上半年,北重集团又与大唐中水集团、东方电气集团等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产品订单纷至沓来。
对此,李建平董事长雄心勃勃地告诉记者:“随着P92钢管国产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们将要制定国家标准,建立工业实验室,用行业标准来规范和引领市场竞争。”
据了解,北重集团在电力、煤炭、军火等方面已经占据了国内同类产品的主导地位,现又成功进入了石油、化工、航天、航空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