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结构——民品生产经营逆势上扬
“坚持以市场为一切工作的中心”,这是一机集团“2451”发展思路的核心。在适应市场、开拓市场、创造市场上下功夫,一机集团紧紧围绕市场,积极推进产品结构调整、体制机制变革和商业模式创新,以市场运作能力的提升推动经营目标完成。
盯着市场看,围着市场转。民品生产方面,加大民品市场开拓力度,加快产品结构调整,顺应市场需求,不断做好当期市场开拓和长期市场开发,提高了抵抗市场风险能力,确保民品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今年3月,一机集团北方创业公司与北方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签订了埃塞铁路机车车辆采购项目铁路货车采购分包合同,以及铁路机车车辆本地化项目铁路货车采购分包合同。两项合同涉及十余种车型,总数1100辆,金额总计约7700万美元。此次订单是继2006年北创公司产品首次出口苏丹以来,在非洲市场签订的最大一笔订单,也是涉及车型品种最多的一次订单。
上半年,公司核心板块铁路车辆和石油机械产品业务市场发展势头平稳,相关单位经营效益和经营质量明显改善。其中铁路车辆累计签订合同24.7亿元,北方创业公司上半年累计生产整车2080辆,比去年同期产量增长11%,为完成全年生产任务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以来,北方创业公司面对车型品种复杂、原材料配件紧缺、生产进度急、人员紧缺等不利因素,尤其是二季度公司面临着神华公司C80型铝合金敞车交货期将至和中国铁路总公司要求批量生产C80E双重压力,公司加大预期性管理,合理统筹,制定了周密的生产计划。特别是6月份面临C80和C80E并线生产的紧张局面,采取了双班制生产,各部门环环有措,一边抓生产、保安全,一边突窄口、保质量,通过采取各项有效措施确保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全体员工同心协力,迎难而上,放弃节假日休息,连续双班制生产,C80日产达到24辆,C80E日产达到16辆。
在配件厂精加车间轴承压装间,由于C80E所需轴承比C80要重得多,加上配件、后档、前盖整个重约50公斤左右,每天工人要将拆完包装的轴承放到平台上,通过平车传送至轴承压装机托架上,然后进行定位,由于压装机可在左右轴承面同时压装,为保证日进度,工人每天需要转运轴承多达80次,一天下来,汗水湿透了衣衫。
北创人创下了新记录:四月份生产600辆C80型铝合金运煤敞车,产量从过去最高18辆/日提升到24辆/日,且当月发车1300辆,日产量、月产量及月发车均创历史最高,成功应对了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生产形势——C80型铝合金运煤敞车和C80E型敞车两种敞车同时并行生产,C80E从试制小批量到首次大批量生产仅用了两个月。
凭着对市场的把握,作为国内最大的石油钻杆、钻铤生产企业的北方风雷公司累计签订合同3.5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7.6%,同比增长23.7%;实现收入2.63亿元,同比增长1.1%。
以上两块业务签订合同合计28.22亿元,占到全部民品合同的62%,实现收入合计15.73亿元,占全部民品收入的52.3%,成为民品经营的主力军。
全价值链体系化精益管理战略是建立质量效益型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机集团按照公司“2451”发展思路,形成以精益管理“1261工程”为抓手,以“三降、三提、两优化”为目标的整体工作思路。
建立完善精益业务系统体系化管控推进模式。按照“业务谁主管,精益谁负责”,构建起包含13个业务系统小组,20个总部职能、辅助单位构成的组织推进体系。围绕全价值链体系化精益管理战略要求,将精益管理从精益生产示范区建设扩展到研发设计、物资供应、市场营销以及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等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和全过程。
建立精益绩效指标考评及薪酬激励机制。将公司迫切需要改善的关键绩效指标,作为精益改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细管理——精益管理深化拓展经营管理全过程
全价值链体系化精益管理战略深化拓展。由精益管理部总牵头,全价值链上所涉及各环节业务系统,用精益管理的视角,识别生产、管理流程中的浪费和不增值环节,提出改善计划方案。
上半年,一机集团梳理形成包括精益研发、运营、质量、采购、物流、营销、售后、信息化、财务金融、人才育成、制度流程等共20个部门,95条项。其中,精益研发V模式、数字化工艺平台建设、划小核算单元和成本分析进班组、精益绩效薪酬激励机制、动力能源管控精益化、设备TPM管控精细化、“金种子”培训计划和精益办挂职锻炼机制、质量防错防呆技术推广应用和“双六”承诺、内部军品合同制、现场管理标准化等一批管理项目呈现出较往年起点高、覆盖面广、预期效果好的特点,目前各项目均在有序推进。
全面推进、重点突出,打造一批特色精益管理样板示范单位。今年,军品板块,重点探索建立以五分公司总装脉动式节拍化生产为牵引,以实施内部军品合同制拉动为抓手,跨单位均衡生产组织方式;民品板块,重点组织实施以北创公司车体新线总装均衡生产组织体系建设为引领的民品单位生产流程优化系列工程。围绕各单位重点、要点、难点进行改善,组织实施了一批能见效、见实效的亮点工程。
抓好两个保障措施和一支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快与科技信息部配合的督导生产计划管理系统、科研项目管理系统、基础数据管理平台、生产制造基础资源库、数字化制造执行系统、质量管理系统等信息化建设步伐,为提升公司精益管理水平提供手段;二是与财务金融部配合加快成本管控精益化组织实施。在划小核算单元、单元成本进班组、细化班组成本分析上积极开展工作,将成本分析和管控真正建立在班组这个最小生产经营管理基础平台上,提升基层基础管理水平。
一机集团与人力资源、人才学院紧密合作,努力打造建设一支公司内部精益管理人才队伍。重点抓好“百”名精益管理专家、“千”名践行精益思想理念班组长、“万”名执行精益工具方法员工的精益专项培训。通过搭建层级精益管理培训体系、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公司初步形成检查评价、咨询服务、内训教学3支队伍,实现班组长,新任科、处级干部精益培训全覆盖。
同时,广泛开展提案改善、精益宣传活动,组织实施精益宣传“五个一”工程和“金相片”成果推广复制计划,持续改善文化氛围,助推“全价值链体系化精益管理战略”落地。
上半年,一机集团按照全价值链体系化精益管理战略要求,严格执行、狠抓落实,做细做实,夯实基础,营造出了“全价值链体系化精益管理战略”的改善氛围。
在战略的实施中,切实通过财务成本费用核算明细为基础,有效运行降本增效管理体系。公司各系统、各单位分解指标、落实责任,采取切实可行措施,积极推进降本增效开展。1到6月份,一机集团实现降本增效金额5609.97万元。
从准确研判大势到生产管理科学统筹,从军品到民品,一机集团通过调整结构和开拓市场的双轮驱动,抢抓了市场机遇,成就了公司的企业规模和经济效益。
在风云变幻的市场面前,一机集团发扬人民兵工的优良传统,逆势而上。下一步,一机集团将凝心聚力,继续统筹抓好军民品科研生产核心能力建设,加大市场开拓力度,锁定目标促进发展,迎接和创造更长远的未来。(张丽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