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专题  >  内蒙古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  >  生态护卫   
微博
Qzone
保护草原生态 牧民心中筑起绿色屏障
内蒙古新闻网  14-10-22 10:07 打印本页 来源:北方新报 
 

  天似穹庐,覆盖着锡林郭勒已经泛黄的草原。黄了绿,绿了黄,草原在季节交替中见证着牧民越来越红火的日子。

  在落实“8337”发展思路“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战略中,锡林郭勒盟把“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融入每个人心中。

  时下,广袤的草原上,载畜量,减了;牧民收入,增了;草原生态,好了;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有了……

  生态奖补机制牧民点赞

  龚志明夫妻俩看着比自己还高的樟子松十分欣慰

  “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机制挺灵活的,草场多的牧民每年按每亩6.36元补贴,草场少的牧民每人每年给5000元,这样每个人都能受益。”深秋时节,记者来到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吉仁高勒镇吉仁嘎查,嘎查长布和巴特尔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向记者介绍着,“这几年我们生活好过了,虽然收入和享受奖补前差不多,可草原生态确实是好多了。作为牧民,草原没了,我们生活的来源就没有了。只有草原好了,我们后辈子孙才有未来。”

  同住在一个嘎查的牧民阿荣图古斯今年32岁,共产党员,他家有4口人,每人有1200亩草场,全家每年能够享受草原奖补近3万元。这一政策,大大地调动了阿荣图古斯保护草原的积极性,从2011年国家建立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机制”以来,他积极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采取小畜换大畜、土种换良种的办法控制牲畜数量,促进减畜增收。“我们家现在养了150只羊、7头牛,日子过得还不错。”阿荣图古斯说。

  作为我区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机制政策实施大户,锡林郭勒盟奖补机制项目总规模达2.7亿亩,基本覆盖了全盟可利用草场。涉及牧民7万多户23万多人,落实生态奖补资金8.6亿元。

  草场轮牧好处多

  在草原深处,记者听到牧民最多的话就是“日子越来越好过了”。

  在离西乌珠穆沁旗90多公里的都日布勒吉嘎查,今年41岁的牧民斯琴图正在忙着装修自己的新房子。“我们准备国庆节喜迁新居了”。指着离旧房子大约500米的一处标准化建筑,斯琴图满面笑容。

  原来,镇里今年扶持10户重点养殖户,通过牧民自筹1/3,政府出2/3的资金,帮助牧户改善居住和养殖环境,建成的新型家庭牧场,包括居室、棚圈、草料房全部是统一标准,就连外墙用的涂料颜色、采光板的颜色全部一样。远远看去,就像一座小别墅。

  “现在这个旧房子用的是风力发电,只够照明用,想用个冰柜都带不起来,有点好吃的也储存不住。”斯琴图感觉只用奶茶招待客人,有点不好意思。“明年草原最绿的时候,你们一定要来,那时候不仅吃住没问题,通讯也会更方便,因为家里要安无线网。”斯琴图憧憬着。

  斯琴图一家有5000亩草场,又租了别人家5000亩,养着1000多只羊,每年出栏羔羊近500只,成年母羊保持在500只左右。他是当地实施草畜平衡的大户,不仅严格按照政策要求,以每20亩草场养殖1只羊的单位来经营。而且还实施草场划区轮牧建设,草场按照实际划分成几个小区轮牧。斯琴图还细数了划区轮牧带来的好处:草场植被恢复得好,每亩可增产干草10公斤;节省劳动力,不用雇羊倌,节省开支;牲畜不与其他畜群接触,可减少疫病感染……

  “虽然今年比往年旱,但是饲草肯定够吃。我是夏秋两季把羊赶到租赁的5000亩草场上放牧,冬春两季靠自己草场打的草喂食”。斯琴图说起自己的经营策略,总是很自信。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 赵文萃]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端午粽飘香
练舞技
清风雅韵扇面展
回民干娘
芍药绽放 花海和林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端午赛龙舟
老牛湾的颜值提升了
 
【专题】详解内蒙古“十三五”规划
【专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