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科教文卫   
微博
Qzone
【活力内蒙古】生态科技:内蒙古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的密码
内蒙古新闻网  14-11-21 09:44 打印本页 来源:北方新报 
 

  “生态植草地坪是一种无垫层透水生态植草地坪,在需要大面积硬化的铺面上创造植物可以扎根生长的土壤环境,在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前提下,让硬化铺面达到绿化效果。”王建军说,“生态植草地坪广泛应用于停车场、车行道、人行道、消防通道、休闲广场、路肩等地段。”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提高,购买一辆爱车已经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随之而来的,是小区停车位的紧张,出现车位争绿的现象。

  “我们研发的生态植草地坪技术,使人们理想中的绿荫停车场成为现实,使停车场兼具绿化功能,消除了绿化与硬化的矛盾。”王建军说,“生态植草地坪整体性结构稳定,承载力经国家质监部门检测可达20~60吨,满足消防车、小型货车等车辆的停车、行车要求。”

  业界人士分析认为,生态植草地坪技术比欧美国家的植草地坪技术有显著的进步,可有效提高城市绿地率。

  王建军并没有停止生态植草地坪创新研发的脚步。“我们现在正研究利用建筑垃圾做垫层的生态植草地坪,并取得初步成果。这项技术不仅变废为宝,更能达到绿地蓄水的效果。”王建军说。

  “给我触动最大的就是生态植草地坪技术,利用建筑垃圾做垫层,这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可以很好地解决大中城市的内涝困扰,这项技术具有广阔的推广意义和前景。”北京林业大学教授赵廷宁表示,“我们准备派出专家小组和山水绿景合作,进一步对生态植草地坪技术进行研发。”

  “山水绿景的生态工程绿化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我们希望加强技术合作,在北京等地推广生态植草地坪等技术。”北京林丰源生态公司总经理聂森表示。目前,王建军与北京、上海等地合作伙伴达成战略合作意向,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宜居城市携手……

  核心技术走出草原

  目前,在生态护坡技术、生态植草地坪技术、垂直绿化、种植器具等领域,王建军已经被授权拥有4项发明和16项实用新型国家专利,还有3项发明专利正在实质审查中。另外,他在干旱地区免维护植树、冻结滞水冷凝水植树应用、节水草坪、生物护坡、蓄水路肩等方面,正在申报国家专利的技术有近30项。王建军还被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聘请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硕士研究生导师,并当选为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工程绿化专业委员会委员。

  王建军多次前往德国、奥地利、美国,考察利用绿化地形组织排水、煤矿植被恢复、泥石流防治、垂直绿化等项目,并进行国际交流合作。

  2014年7月25日,劳赫皮特来到呼和浩特,他是维也纳自然资源与生命科学大学土壤生物与景观建设研究院副院长。劳赫皮特此行,是来与山水绿景进行生态修复技术交流合作的。

  在内蒙古和林格尔经济开发区,人们走进内蒙古山水绿景生态工程研究院的研究基地,立即被生态植草地坪深深吸引:原来路面是可以长草的!劳赫皮特和专家学者纷纷走上生态植草地坪,感受漫步绿色之中的惬意……

  在一个土坡上,鱼鳞坑错落有致,坑内的紫叶矮樱、丁香、沙地柏等植物长得郁郁葱葱。这里展示的是山水绿景拥有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专利技术——现浇网格生态护坡技术。

  一堵长满了绿意盎然灌木的“围墙”,吸引了专家学者的目光。这里展示的是立体绿化技术。

  “立体绿化技术主要应用于墙体、屋面、阳台、桥体、公交站点、停车场的绿化,让人们亲近自然的梦想近在咫尺,举手可触。”王建军说。

  劳赫皮特忍不住跑上前,与“围墙”合影……

  在山水绿景生态工程技术研讨会上,内蒙古山水绿景生态工程研究院与维也纳自然资源与生命科学大学土壤生物与景观建设研究院签订了《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国际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建立起密切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积极推进矿山灾害生态治理、山地环境生态恢复、生态绿化等方面的研究合作。

  劳赫皮特还代表维也纳自然资源与生命科学大学,向内蒙古山水绿景生态工程研究院捐赠1万欧元,用于生态工程研究试验仪器的购置。

  在乌海千里山工业园区,映入眼帘的是两旁叠翠的边坡。这里是山水绿景公路边坡生态绿化的样板工程。边坡上,鱼鳞坑里种植着沙地柏、德景天、八宝景天、金叶莸、马兰等植物。万绿丛中,朵朵鲜花随风摇曳。劳赫皮特爬上绿坡,俯身察看,并不停地拍照……

  “这里的公路边坡超过了40度,进行这种加固措施很重要。工程对边坡起到了加固的作用,同时植物长势很好,也很美,它们的根系同样起到了加固边坡的作用。现浇网格生态护坡技术非常好,起到了工程防护和生态绿化双重作用。”劳赫皮特说。

  在乌海市巴音赛河畔,鱼鳞坑里挤满了旺盛的沙地柏、千屈菜、菖蒲、芦苇。千屈菜一串串紫红的花朵开得正艳……2013年4月18日,在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举办的水土保持与生态景观设计大赛上,王建军主持的乌海乌达区巴音赛河河道景观设计荣获三等奖。

  “我认为采用现浇网格生态护坡技术对河道边坡进行绿化,既有工程效果,又有生态效果,而且还有防洪功能。”劳赫皮特说,“共同的生态理念让我和王建军先生走在了一起,他的生态理念是非常现实和超前的。生态恢复是非常紧迫的全球问题,我们在学术和技术上的交流,有益于奥中土壤生物工程以及生态修复研究领域的进步。我们共同的研究成果,将走进维也纳自然资源与生命科学大学的课堂,开拓学生的生态修复理念和视野。”(首席记者 张泊寒)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 哈丽琴]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端午粽飘香
练舞技
清风雅韵扇面展
回民干娘
芍药绽放 花海和林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端午赛龙舟
老牛湾的颜值提升了
 
【专题】详解内蒙古“十三五”规划
【专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