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生态护坡技术、生态植草地坪技术、垂直绿化、种植器具等领域,王建军已经被授权拥有4项发明和16项实用新型国家专利,还有3项发明专利正在实质审查中。另外,他在干旱地区免维护植树、冻结滞水冷凝水植树应用、节水草坪、生物护坡、蓄水路肩等方面,正在申报国家专利的技术有近30项。王建军还被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聘请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硕士研究生导师,并当选为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工程绿化专业委员会委员。
王建军多次前往德国、奥地利、美国,考察利用绿化地形组织排水、煤矿植被恢复、泥石流防治、垂直绿化等项目,并进行国际交流合作。
2014年7月25日,劳赫皮特来到呼和浩特,他是维也纳自然资源与生命科学大学土壤生物与景观建设研究院副院长。劳赫皮特此行,是来与山水绿景进行生态修复技术交流合作的。
在内蒙古和林格尔经济开发区,人们走进内蒙古山水绿景生态工程研究院的研究基地,立即被生态植草地坪深深吸引:原来路面是可以长草的!劳赫皮特和专家学者纷纷走上生态植草地坪,感受漫步绿色之中的惬意……
在一个土坡上,鱼鳞坑错落有致,坑内的紫叶矮樱、丁香、沙地柏等植物长得郁郁葱葱。这里展示的是山水绿景拥有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专利技术——现浇网格生态护坡技术。
一堵长满了绿意盎然灌木的“围墙”,吸引了专家学者的目光。这里展示的是立体绿化技术。
“立体绿化技术主要应用于墙体、屋面、阳台、桥体、公交站点、停车场的绿化,让人们亲近自然的梦想近在咫尺,举手可触。”王建军说。
劳赫皮特忍不住跑上前,与“围墙”合影……
在山水绿景生态工程技术研讨会上,内蒙古山水绿景生态工程研究院与维也纳自然资源与生命科学大学土壤生物与景观建设研究院签订了《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国际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建立起密切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积极推进矿山灾害生态治理、山地环境生态恢复、生态绿化等方面的研究合作。
劳赫皮特还代表维也纳自然资源与生命科学大学,向内蒙古山水绿景生态工程研究院捐赠1万欧元,用于生态工程研究试验仪器的购置。
在乌海千里山工业园区,映入眼帘的是两旁叠翠的边坡。这里是山水绿景公路边坡生态绿化的样板工程。边坡上,鱼鳞坑里种植着沙地柏、德景天、八宝景天、金叶莸、马兰等植物。万绿丛中,朵朵鲜花随风摇曳。劳赫皮特爬上绿坡,俯身察看,并不停地拍照……
“这里的公路边坡超过了40度,进行这种加固措施很重要。工程对边坡起到了加固的作用,同时植物长势很好,也很美,它们的根系同样起到了加固边坡的作用。现浇网格生态护坡技术非常好,起到了工程防护和生态绿化双重作用。”劳赫皮特说。
在乌海市巴音赛河畔,鱼鳞坑里挤满了旺盛的沙地柏、千屈菜、菖蒲、芦苇。千屈菜一串串紫红的花朵开得正艳……2013年4月18日,在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举办的水土保持与生态景观设计大赛上,王建军主持的乌海乌达区巴音赛河河道景观设计荣获三等奖。
“我认为采用现浇网格生态护坡技术对河道边坡进行绿化,既有工程效果,又有生态效果,而且还有防洪功能。”劳赫皮特说,“共同的生态理念让我和王建军先生走在了一起,他的生态理念是非常现实和超前的。生态恢复是非常紧迫的全球问题,我们在学术和技术上的交流,有益于奥中土壤生物工程以及生态修复研究领域的进步。我们共同的研究成果,将走进维也纳自然资源与生命科学大学的课堂,开拓学生的生态修复理念和视野。”(首席记者 张泊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