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巴林石产业:地理文明和 美学文明的 世纪对话
 

  编者按:

  在巴林石和阿拉善奇石风靡世界之前,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一块石头也会成为一种传奇,会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员和推动元素之一。当奇迹发生后,人们的眼前为之一亮,看似没有生命的石头,也能成为人们活着的本钱,成为地区发展的亮丽文化名片。

  内蒙古是文化资源的富矿,各类文化遗产、民俗、歌舞等等,都是炙手可热的文化资源优势。如何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产业优势,是已经探讨和实践了多年的话题。现在,我们就带着各位读者,去看看内蒙古奇石文化产业发展的故事。或许,这些故事可以给我们更多文化产业发展的启迪。

  作为全国驰名的巴林石,是拥有地方标准的石种。比如红色就有女儿红、桃花红、彩霞红、翡翠红等几十种二级名称。遣词用字生动美好,让人过目不忘。巴林石人没有竭泽而渔,而是守着宝山、护着宝山进行科学开采。巴林石集团总经理潘险峰介绍,公司每年开发的巴林石不超过200吨,始终让市场处于半饥饿状态。多年来,巴林石的计价单位由吨变成了公斤,从公斤变成了克。点到为止的开山斧,争先恐后的追石族,形成了一种微妙的生存关系。

  以克计价,锱铢难求

  在漫长而悠远的人类用石历程中,巴林石一直不甘寂寞地扮演着历史角色。红山文化时期,巴林石作为重要的玉器器物多有出现;辽文化时期契丹军政行使权已用印玺;1975年,辽上京遗址,18枚契丹印章冲破尘封,光耀问世,证明了巴林石是那个时代的主流印石。而蒙元时代流传至今的一些巴林石材质的石魁、石杯、石碗、石盅、扳指等物光润而剔透,让人能品出玉的美学味道。

  鸡血石中的辰砂色如鸡血,或泼洒或流润或缭绕,给石头注入了艺术的血液和文化的激素。福黄石色如油脂、黄金,这种暖色调的石头比金子还要贵重,如今以克计价,锱铢难求。冻石是美和梦幻的结晶体,半遮半露的色彩,忽明忽暗的光韵,不满不亏的感染力,宛若肉冻。彩石比冻石少了一份莹洁,却多了一份华丽。几种矿物质元素的集体亮相,让石头因混血而绚烂。图案石那不可抄袭的图案,每一款都是独品的绘画,在似与不似之间,让人充满想象。

  巴林石易于人工刀凿,巧于象形塑造。匠心独具的珍惜和善用每一块巴林石材,绝不暴殄天物,是巴林石雕艺人的职业情操。经过打坯、凿坯、修光、上腊等程序,一件件巴林石作品就脱胎而出。雕艺的主题包括祥禽、异卉、神佛、瑞兽,这些石雕作品或有来历故事、或有俗世情缘、或有科学机理、或有时代精神。如今,在赤峰市,一批巴林石雕刻大师脱颖而出。工艺美术师包英志擅长微雕,在印石侧体的方寸之间,刻上唐诗宋词和春花秋月,字小如芝麻,画微若缩影,令人称奇。而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刘林阁的《天鹅壶》、《中国四大美女》等作品多次荣获玉石雕刻“天工奖”。

  文化语言,草原故事

  逐鹿北京、问鼎深圳、策马欧美、亮剑亚太。这些高举高打的抢先占位,使巴林石不仅作为一种石头存在,更以一种文化语言而闻名世界。巴林石协会和巴林石集团,与其他名石共同发起名石的节庆、论坛和赛会。从新世纪元年开始,巴林右旗连年举办巴林石文化节,把世界各地的巴林石发烧友都请到巴林草原,完成对特尼格尔山的朝圣之旅,使大板小城因为巴林石而变得名贵。

  巴林石收藏,让姜凤君的人生发生巨变。职场20多年,他的前半场在巴林石集团做食堂厨师,后半场成为小城的富商。他的富贵石行经常成为玩石人的快乐大本营。因老姜性情直率,谈吐诙谐,往往能在谈笑间把生意做成。让他最得意的一笔生意是,2003年花几万元买的一块巴林石晶体块,现在已价值2000多万元。老姜对矿石有着超越常人的颖悟,是巴林石集团竞价赶集活动中的常客和豪客。他一掷千金,买下外表并不暴露内心秘密的原石,岁月炼就的眼力,会让他频频遭遇惊喜。

  巴林石产业的发展不只是催生了姜凤君这样的富商,更重要的是让大多数百姓都沾上了光。如今,巴林石的产业基地已初见雏形。巴林右旗投资2.6亿元打造的巴林石文化产业园已经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的巴林石博物馆,总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的巴林石文化大厦,总面积为96.34平方公里的巴林石国家矿山公园,已成为这个产业棋盘上重要的棋子。目前,赤峰市巴林石从业人员已达2万余人,有一定规模的巴林石专营店有350家,年营业收入达20—50亿元,销售范围遍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巴林石产业和巴林石文化在30多年间发生了巨变,30年间巴林石的价格翻了几百倍,好的巴林石精品甚至价格翻了上千倍。巴林石已成为自治区文化产业的重要生力军。如今,巴林石产业后方的原材料摇篮、远方的销售前沿、中间的加工升级环节、外界的宣传推广策略分工合作,各方共同发力,驱动着联合舰队在政通人和的盛世阳春出海,实现着地理文明和美学文明的世纪对话。(锦江)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乳业博览会开幕
夕阳乐园
我的风筝我的梦
安全牢记心间
119名残疾人拿到护...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鸟类的天堂
文化墙上的故事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