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网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网评】能否不对你的学生亮“武功”
内蒙古新闻网  15-04-13 09:24 打印本页 来源: 新华网  
 

  马若虎

  你是一位怎样的老师?是否也像下面两位这样,对你的学生亮了“武功”?

  一位是陕西某学院院长,一位是湖北应城某中学老师。前者用膝盖顶伤了某学生的下体,起因是该生曾在宿舍喝酒;后者抓伤了某学生的面部,起因是怀疑该生往其身上泼了水。

  原本可以说服教育,却非要对学生拳脚相加;学生违反了纪律,也不应该用暴力惩罚。但事实上,即便学生没有违纪,也会“领教”部分老师的“武功”。

  比如,学生甲回答错了一个问题,就会挨一记左勾拳;乙算错了一道题,就会中一招右勾拳;丙没有完成作业,就会招致组合拳。

  这并非是我夸大其词,动辄体罚学生的现象普遍存在。对于有些老师来说,向学生施展“武功”仿佛已成了习惯,而他们的心情也会决定施暴的程度。似乎只有打学生,才能显示其严格,才能巩固其权威,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

  这种想法其实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幼稚。体罚式的教学方式只会换来学生的担惊受怕,甚至会让他们产生心理阴影和厌学情绪。对提高个别学生的成绩毫无作用,反而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我们常说“严师出高徒”,但“严”绝不是打出来的,拳脚之下也出不了“高徒”。古往今来,所有成功的老师无不是重视德育、为人师表的典范。一方面要以德服人,以诚恳的交流解决问题,以心灵的沟通消除矛盾。另一方面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学生的榜样,感染并激励他们学好、向上。

  我们常把老师比作园丁,园丁的职责是呵护花朵树木。作为老师,理应给学生温暖和爱心。学生做错题并不要紧,违反纪律也非故意,给予他们耐心和善意,是避免其再次犯错的“良药”。

  你选择对症下药还是火上浇油,就如同选择要做一名良师与否。在你做决定前,不妨换位思考:假如你是被体罚孩子的家长,假如受伤的是你的孩子。

  你满腹经纶,才高八斗;你讲课常常滔滔不绝,解题往往举一反三,但并不代表你是一名好老师。

  好老师是怎样炼成的?除了自身修为,还需要我们加强管理和监督,健全相关法律,加大执法力度。遏制老师暴力体罚学生的现象,让悲剧不再出现。

[责任编辑 王美花 ]

培育脱毒马铃薯
接春羔
人勤春来早 绿化早...
乳业博览会开幕
夕阳乐园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鸟类的天堂
文化墙上的故事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