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时政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内蒙古社保:精细服务 是为了群众满意的笑脸
 

  武忠信:把政策法规送到群众中

  今年38岁的田瑞丰已经是在社保系统党龄8年、工作9年的“老”党员、“老”干部。2007年从教育系统调入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社保局,他就像一颗钉子一样,钉在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办公室这个岗位上。就是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9年如一日,做着别人看似轻松却极其辛苦而枯燥的医保征缴、结算工作。

  刚到社保局工作时,短短3个月,他就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熟练掌握包括城乡居民养老、医疗、工伤、生育等各项险种的相关业务知识和待遇结算流程的“社保百科全书”,只要是群众问及社保相关的政策、法规、流程都能对答如流。社保工作点多面广,尤其是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服务对象多、工作量大,他严格要求自己,规定在15天内完成的结算工作一般都要加班加点工作在一周内完成。2013年,一个5岁小孩得了白血病,因为家庭比较困难,医药费周转不开,他得知消息后,中午、周末都没有休息,用了不到5天的时间就按规定程序把药费结算出来,没有耽误孩子的后续治疗。医疗保险结算窗口统一入驻政务服务中心后,由于距离市中心较远,大家都不想去,他主动提出要去工作。由于办事窗口靠近门口,门经常是开着的,一冬天的工作,他除了原来落下的腰椎、颈椎病以外,又多了腿疼、胳膊疼的毛病。但他从无怨言,每次有外出学习的机会总是让给年轻的同志,每次岗位变动或者人员调整从不主动找领导、打招呼,始终无怨无悔,在自己的岗位上像一头任劳任怨的老黄牛默默地耕耘着。

  这就是田瑞丰,兢兢业业,乐在其中,始终怀着“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情怀,用一言一行践行着共产党员为民务实、无私奉献的行为准则,真正无愧于共产党员光荣称号。

  范喜:让农牧民养老不犯愁

  开鲁县位于通辽市西部,4488平方公里,总人口40万人。2009年底,开鲁县被国家列为首批新农保工作试点县,身为开鲁县社保局局长的范喜受命开展新农保试点工作。自接受任务那天起,他就向领导立下了军令状:尽全力把“新农保”政策宣传好、落实好,尽快让全县广大农牧民在“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的基础上实现“养老不犯愁”的目标。

  为此,他和团队投入到了全天候、满负荷的工作中,田间地头、乡镇集市,地毯式排查登记;走村串屯、跑面蹲点,逐人头审核落实。白天,马不停蹄深入基层摸底登记,晚上,回机关加班加点统计测算,不分节假日,没有星期天。全县448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几乎都留下了他的足迹,10个镇、2个国有农场的217个行政村都不止一次地出现过他的身影。经过多年努力,全县有23万农村居民参加了新农保,参保率达到98%,3万多名60周岁以上农村居民领取养老金,养老金发放率达到100%。2010年底,在全区10个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国家级试点旗(县、区)综合考核评比中,开鲁县以230612人参保、198195人缴费、32417人领取待遇、缴费率和养老金发放率分别达到98.4%和100%名列自治区第一。十几年来,社会保险经办队伍由15人壮大到95人,经办服务场所由300平方米扩大到3000平方米,并实现了窗口化、规范化、网络化。

  在这些成绩取得的背后,蕴含着范喜多少工作艰辛和汗水,他虽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催人泪下,却贡献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和满腔心血。2012年12月,范喜被评为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先进工作者。

  田瑞丰:从门外汉变成“社保百科书”

  今年38岁的田瑞丰已经是在社保系统党龄8年、工作9年的“老”党员、“老”干部。2007年从教育系统调入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社保局,他就像一颗钉子一样,钉在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办公室这个岗位上。就是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9年如一日,做着别人看似轻松却极其辛苦而枯燥的医保征缴、结算工作。

  刚到社保局工作时,短短3个月,他就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熟练掌握包括城乡居民养老、医疗、工伤、生育等各项险种的相关业务知识和待遇结算流程的“社保百科全书”,只要是群众问及社保相关的政策、法规、流程都能对答如流。社保工作点多面广,尤其是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服务对象多、工作量大,他严格要求自己,规定在15天内完成的结算工作一般都要加班加点工作在一周内完成。2013年,一个5岁小孩得了白血病,因为家庭比较困难,医药费周转不开,他得知消息后,中午、周末都没有休息,用了不到5天的时间就按规定程序把药费结算出来,没有耽误孩子的后续治疗。医疗保险结算窗口统一入驻政务服务中心后,由于距离市中心较远,大家都不想去,他主动提出要去工作。由于办事窗口靠近门口,门经常是开着的,一冬天的工作,他除了原来落下的腰椎、颈椎病以外,又多了腿疼、胳膊疼的毛病。但他从无怨言,每次有外出学习的机会总是让给年轻的同志,每次岗位变动或者人员调整从不主动找领导、打招呼,始终无怨无悔,在自己的岗位上像一头任劳任怨的老黄牛默默地耕耘着。

  这就是田瑞丰,兢兢业业,乐在其中,始终怀着“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情怀,用一言一行践行着共产党员为民务实、无私奉献的行为准则,真正无愧于共产党员光荣称号。

[责任编辑 魏莉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情景歌舞剧《乌兰...
扎拉森夫妇接羔记
会咬人的机器人
分享阅读 交换快乐
培育脱毒马铃薯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村庄换新颜 大葱十里香
让爱在奉献中永恒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