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网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网评】扶贫有招数 因地制宜见实效
内蒙古新闻网  15-07-02 11:19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陆续出台了很多惠农政策,各省、市、自治区的人口贫困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但部分地区还存在着赤贫人口,这部分人的问题就成了悬在我们头上的一把利刃,亟待解决。

  如今,各机关单位每年都有扶贫任务,但绝大多数都是在年底或是节日为包扶的贫困户送去米面油等一些粮食应付了事,而不是想方设法为他们寻找一条脱贫致富的道路,这样的扶贫只能越扶越贫。因为,人都是有惰性和依赖性的,他们不劳作,却还能得到粮食,谁还去受苦受累?干脆就等着救济,这样多好!

  那么扶贫工作应该怎么样开展才能取得实效呢?

  据了解,有些单位在扶贫过程中遇见过很多种造成农民贫困的原因,简单列举几个。

  一是现在的大部分农村依旧存在着女孩子出嫁索取大额彩礼的旧习俗。用他们的说法是,我嫁给你们家,你们家得给我几斤人民币作为彩礼外加新建一幢砖房(日子单过)。二是在工农业生产操作过程中发生事故的残疾人。三是信仰各种邪教的人,他们会组织全家人参与其中,天天以此为主业,最终导致耕地荒芜,生活窘困。四是以赌、酒为业懒惰成性的人。

  针对以上四种情况,就得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从根源上解决他们的各种思想包袱,建立起他们对美好生活的信心。各机关单位应该成立一支由精干人员组成的扶贫小组,经常深入贫困户家中搞调查研究,要在鼓励他们科学种植、养殖,鼓励他们从事各种手工业上下功夫,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资金及技术支持。特别是要加强实用技术的普及培训,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实用技术,转变思想观念,用先进的科技知识,改变贫困现状,达到致富目的。(本网评论员:赵志

[责任编辑 安华祎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室内自驾游
长卷献给党
新创歌曲唱响草原...
倡导低碳节能
机械化养殖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草原之星”抵达乌拉盖大草原
夏日草原套马表演展风情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