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时政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十个全覆盖·领导论坛】侯元:带着感情和责任融入“十个全覆盖”工程
 

教育系统要带着感情和责任 融入“十个全覆盖”工程

  自治区党委、政府确定“十个全覆盖”的校舍建设及安全改造工程由教育厅牵头实施,是对全区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高度信任。截至今年9月底,全区已累计投入资金12.65亿元,累计开工项目学校966所,累计竣工项目学校693所。

  一.教育系统要深刻认识“十个全覆盖”的重大意义

  “十个全覆盖”工程,是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发展工程、强基固本工程、乡风改变工程、亮丽乡村工程,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在内蒙古的具体实践。可以理解为抓住了“四个关键”,实现了“四个有利于”:

  一是“十个全覆盖”工程抓住了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有利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自治区成立以来最大的综合性民生工程,“十个全覆盖”呈现出明显的“溢出效应”。从经济的角度看,在全区三年近800亿元投资的拉动下,农家乐、牧家游、产村融合、庭院经济等新的增长点在涌现,蓄积了新的发展红利。从文化的角度看,“不强迫命令、不包办代替”的新的治理文化正在形成,“看得见山、望的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特色乡村文化品格正在积淀。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角度看,“十个全覆盖”逐步由我区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的关键一招,扩展为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依法治区、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成为日益凸显含金量的顶层设计。

  二是“十个全覆盖”工程抓住了我区农村牧区发展的关键问题,有利于农村牧区产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致富。自治区党委明确提出“把富裕农牧民作为核心任务”,着力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同时,新的农业生产发展方式正在成为农村牧区发展的动力来源。各地突出产业支撑,把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以工业化思维发展农牧业,加快农民非农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有利于农牧民稳定增收。

  三是“十个全覆盖”工程抓住了新常态下投资结构的关键导向,有利于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研判和明确投资方向。经济新常态下,传统产业的投资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针’”,“抓民生也是抓发展”。“十个全覆盖”工程将激活农牧民筹资、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推动PPP模式发展,拉动能源、建材、体育、文化、信息、养老等相关产业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四是“十个全覆盖”工程抓住了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领域,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十个全覆盖”针对农村牧区基础设施薄弱和公共服务水平低的实际,切实补足民生短板,既还上了历史欠账,又蓄积起农村牧区的发展后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伟大实践和创新创举。

  二.教育系统要继续带着感情和责任融入“十个全覆盖”

  王君书记和巴特尔主席反复强调,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把“十个全覆盖”这件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教育系统要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增强责任担当。自治区教育厅要指导、督促各地不折不扣地落实好自治区党委的安排部署,精准发力,综合施策,积极推进工程建设,确保三年任务目标如期实现。2015年底要对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推进工程建设情况进行考核,开展专项督查,加大工程推进力度。

  坚持统筹兼顾,做好“四个结合”。一是做好规划执行与工程实施的结合,严格按照既定规划推进工程进展,严禁擅改实施范围。二是做好工程实施和其他教育项目的结合,统筹抓好工程实施与“全面改薄”、学前教育二期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教育项目的衔接。三是做好抢进度与保质量的结合,加强管理,确保质量。四是做好年度建设任务与总体部署的结合,为2016年全部验收奠定基础。

  加强研究宣传,扩大教育覆盖。要把“十个全覆盖”作为自治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和“8337发展思路”的理论研究平台,加强宣传阐释;要作为各级各类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社会实践平台、教育系统干部作风培育平台,组织好学习观摩和社会实践活动;要作为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孵化平台,强化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

  今后,全区教育系统要继续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把“十个全覆盖”工程作为一项事业,融入其中,主动作为,为打造祖国北疆教育系统亮丽风景线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为自治区党委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 侯元)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打通“断头路”
娶亲马队浩浩荡荡
初冬享暖阳
外教传技到达茂
快速路上建设公交...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花卉种出了名堂
一户一特色 幸福全覆盖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