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内蒙古时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违规吃低保应一查到底
内蒙古新闻网  15-11-24 09:53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本身就是财政供养人员,居然还要违规享受低保待遇,真是岂有此理!对于143名财政供养人员违规吃低保的问题,除了追缴有关资金外,还应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必须对违规吃低保一查到底。

  财政供养人员违规吃低保,至少有两个问题值得追问:第一,这些人员的材料是如何审核的,为啥能够吃上低保;第二,这些人违规吃低保,是否搞了歪门邪道,相关人员是否收受了好处。总而言之一句话,违规吃低保是否存在腐败问题?

  一个巴掌拍不响。违规吃低保不是想吃就能吃到的,凡是有违规吃低保的单位,都应该查查具体经办人员、主管领导尤其是单位一把手,应查清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这样才能对症下药,从源头上杜绝这种现象。否则,这次查处了、停保了、资金追缴了,但谁能保证风头过去之后,不会出现反弹的情况?

  财政供养人员违规吃低保,伤害困难群众的感情,有损党和政府的形象,严重伤害社会公平正义。要想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需要加强诚信和道德教育,需要扎紧纪律的篱笆,需要铁腕整治歪风邪气,需要广大群众监督举报。只要大家都对违规吃低保说不,违规吃低保就一定会绝迹。(毛开云)

  用制度防范权力寻租

  违规吃低保由来已久、饱受诟病,其本质是利用公共权力满足私利。呼和浩特清退143名违规吃低保者,这份漂亮的成绩单很给力,然而叫好之余也有几许追问:清理后,相关违纪违法问题是否也得到了问责处理?

  遗憾的是,违规吃低保如割春韭般绵绵不绝,除了不正之风治理不力、权力监督不善外,还在于在查处问责上不给力,或睁一眼闭一眼,或草草清退了事,或轻描淡写下不为例。很大程度上,这种软处理是对违规吃低保行为的纵容和包庇,又如何保证这类痼疾不再复发呢?毋庸置疑,违规吃低保背后必然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权力寻租获得了多少利益分羹,暗藏着多少不法勾当。对这些问题,纪检监察部门要依纪依法问责法办。当然,惩治违规吃低保,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惩处了多少违规人员,还应从制度性断供上来正本清源,把公权力真正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否则,变异的违规吃低保断然不会消弭,准不定过几日又会换个马甲继续演绎不同的“精彩”。(徐剑锋)

[责任编辑 魏莉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打通“断头路”
娶亲马队浩浩荡荡
初冬享暖阳
外教传技到达茂
快速路上建设公交...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花卉种出了名堂
一户一特色 幸福全覆盖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